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帧的最小长度 CSMA/CD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每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碰撞的可能性。

    ·这种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远小于以太网的最高数据率。


    CSMA/CD中第一个比特位碰撞冲突的情况


    争用期

      最先发送数据帧的站,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时间 2Tp(两倍的端到端往返时延)就可知道发送的数据帧是否遭受了碰撞。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 2Tp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 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争用期长度

      以太网取 51.2 微秒为争用期的长度。

      对于 10 Mb/s 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即 64 字节。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 64 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


    最短有效帧长

      如果发生冲突,就一定是在发送的前 64 字节之内。

       由于一检测到冲突就立即中止发送,这时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一定小于 64 字节。

       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 64 字节,凡长度小于 64 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


    最短帧长深度理解

      为了实现CSMA/CD,需要限定帧的长度。在发送帧的最后一位前,发送站点必须检测冲突,如有任何冲突都要放弃传输。这是因为一旦整个帧被被发送了,站点就无法保留帧的副本并无法掌控线路中的冲突检测。因此,帧的传输时间Tfr必须至少是最长传播时间Tp的2倍。

  • 相关阅读:
    人生如此
    微软十七道智力面试题及答案
    【Flink系列十】Flink作业提交过程的调试和诊断
    【Flink系列九】Flink 作业提交遇到的问题记录以及原理
    Jackson ObjectMapper JSON序列化工具使用笔记,由浅入深
    既有设计模式的lambda重构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函数式接口java.util.function
    面向对象世界的七个设计原则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读后灵光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iggerw/p/1022035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