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he2019moco,
author = {Kaiming He and Haoqi Fan and Yuxin Wu and Saining Xie and Ross Girshick},
title = {Momentum Contrast for Unsupervised Visual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journal = {arXiv preprint arXiv:1911.05722},
year = {2019},
}
概
MOCO的第一个版本, 利用队列queue来更新负样本, 使其能够兼顾大样本的训练并保持负样本之间的一致性. 另外本文详述了各种训练的tricks.
主要内容
首先介绍一下contrastive loss:
其中(T)是temperature, 这是和CPC不同的一点.
从算法流程讲起
首先, 如上图所示, 我们有俩个encoder, 一个是普通的用于生成pair中的第一个特征的encoder, 第二个是momentum encoder用于生成第二个特征的. 二者的初始化权重是一致的, 最大的区别是之后的参数更新方式.
- 输入一批样本(x);
- 通过上述的俩个encoder获得((q, k)), 构成正对({(p_i, k_i)});
- (q)与队列中的所有的负样本特征构成负对;
- 计算contrastive loss;
- 梯度反向传播更新第一个encoder;
- 第二个encoder利用momentum update.
- 更新队列(放入(k), 移除老的负样本特征).
queue: 这个队列里面保存了由第二个encoder提取的特征, 既然是一个队列, 那么其一定有一个更新的过程: 旧的去, 新的来.
为什么要有这个queue, 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 把batch_size取得很大, 这样也就能够容纳很多的负样本信息了, 可以其缺点是显而易见, 这个大受限于内存受限于硬件, 而利用队列不断更新负样本信息却没有这个限制.
另外一个做法是, memory bank, 顾名思义, 其保存了整个数据的特征表示, 每一次你需要负样本信息的时候从里面采样就可以了, 但是这个更新的策略是, 所有的特征表示都是该样本最新的特征表示. 这就意味着, 经过多次迭代之后, 不同样本的之间的差异过大(对应不同的encoder), 这种负样本信息缺乏一致性(这篇文章非常非常强调这个一致性).
注: memory bank 似乎是别的方法更新负样本的, 而非直接是样本的特征表示.
momentum update
momentum update是用来更新 momentum encoder 也就是第二个encoder的, 可以从图(b)中看到, 有些机制压根就没有第二个encoder, 这个大概就是一个trick了, 作者在实验中发现如果encoder直接取同一个直接就是fail(那为啥别人可以?).
再来看(a), 它是直接用梯度更新的, 这个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采取这个方法, 那么(x^k)的数量必然受到限制, 也就是说我们的负样本的数量没有办法很大. 但是说实话, 这个限制在使用了queue的MOCO这里是不存在的, 所以MOCO不用这种方法更新的原因大概还是为了之前的一致性吧. 设第一个encoder的参数为( heta_q), 第二个encoder的参数为( heta_k), 则momentum update为
其中(min(0, 1])作者说取大点比较好, 比如0.999.
这便应了作者说的一致性, 大的(m)导致结果就是momentum encoder更新前后差距不大, 那么queue中特征表示的总体的"差距"(不是指范数距离)也不会太大.
tricks
- encoder 之后的输出进行了(ell_2) normalization;
- temperature ( au) 设置为0.07;
- 输入resize为224x224, 并有 random color jittering, horizontal flip, grayscale conversion的augmentation.
- 直接使用BN似乎有碍于学习到好的特征, 故在每块GPU上单独使用BN且对于key encoder(第二个encoder), 打乱其输入的顺序 (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