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之前:刚开始写博客,可能会大量借鉴别人的思路,会在后面注明出处。希望写多了会有所突破~~
本题来源于IT校招全国统一模拟笔试(秋招三模)编程题
题目:
输入包括一个整数n(1 ≤ n ≤ 10^6),表示已给提示的长度。
输出描述: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合法的提示个数。因为答案可能会很大,所以输出对于1000000007的模
输入例子1:
5
输出例子1:
12
题意:
给定一个整数,表示字符串的长度。字符串包含只Y,N,第i个位置上(位置从1开始算起)为Y代表能被数字 i 整除,N代表不能。如果存在满足每个字符上的条件的数字,则称这个字符串是合法的。求合法字符串的个数。
分析:
首先了解以下概念,来源于百度百科
质因数(素因数或质因子)在数论里是指能整除给定正整数的质数。
质数(prime number)又称素数,有无限个。质数定义为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称为质数。
例子
1没有质因子。 5只有1个质因子,5本身。(5是质数。) 6的质因子是2和3。(6 = 2 × 3) 2、4、8、16等只有1个质因子:2(2是质数,4 =2²,8 = 2³,如此类推。) 10有2个质因子:2和5。(10 = 2 × 5)
除1以外,每个位置上的数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质因子超过一个,则该位置上的字符是被唯一确定的。(这种情况下的数字都可以由几个素数或素数的K次幂而得)
例如数字6:如果2,3为NY、YN、NN,则位置6上的字符为N;如果2,3为YY,则位置6上的字符为Y
例如数字12:如果3,4为NY、YN、NN,则位置12上的字符为N,如果3,4为YY,则位置12上的字符为Y
2、只包含一个质因数的数字。可以按质因子分类,因为包含不同质因子的数不会相互影响,这样可以使用乘法原理计数。因为其它数字都可以由范围内的素数及其K次幂的位置的情况这些组合而来,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范围内的素数及其K次幂的位置的情况。
例如:n = 64 考虑2的次幂:
如果64是Y,那么32 16 8 4 2都要是Y;
如果64是N,32是Y,16 8 4 2都要是Y;
如果64 32是N,16是Y,8 4 2都要是Y;
...
依次类推一共有7种情况(因为64 = 2^6,所以每个素数的情况数为指数加1)
即:对于只包含一个质因子的数p(对于2来说,就是2,4,8,16,32,64)在n(即题目中给的字符串长度 )范围内的p的幂次加1即为它的变化的情况数。
将每个质数的情况数相乘即得合法字符串的个数。
代码:
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2 3 public class GuessNumber { 4 5 final static int MOD = (int) 1e9+7; //1e6代表10的6次方,e和E都可以 6 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8 9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10 int n = sc.nextInt(); 11 12 long ans = 1; //此处不能声明为int,因为如果为int的话,计算ans*(count+1)是按照int类型来运算的,此时溢出的话,结果已经出错,除非在计算时将数字强行转化为long,之后再转换为int。 13 boolean[] visited = new boolean[n+1]; 14 for (int i=2; i<=n; i++){ 15 int count = 0; 16 if (visited[i]) 17 continue; 18 for (int j=i+i; j<=n; j+=i){ 19 visited[j] = true; 20 } 21 long temp = i; //此处不能声明为int,后面有temp*i可能会溢出 22 while (temp<=n){ 23 count++; 24 temp = temp*i; 25 } 26 27 ans = ans*(count+1)%MOD; 28 } 29 System.out.println(ans); 30 } 31 }
注意:
java中所有数字都是带符号的,没有unsigned。
int在java中是固定的32bits,表示的范围为-2^31到2^31-1(补码的表示范围),即为-2147483648到2147483647
关于溢出:
1 long microsPerDay = 24 * 60 * 60 * 1000 * 1000;// 正确结果应为:86400000000 2 System.out.println(microsPerDay);// 实际上为:500654080 3 // 问题在于计算过程中溢出了。这个计算式完全是以int运算来执行的,并且只有在运算完成之后,其结果才被提升为long,而此时已经太迟:计算已经溢出。 4 // 解决方法使计算表达式的第一个因子明确为long型,这样可以强制表达式中所有的后续计算都用long运算来完成,这样结果就不会溢出:
参考:
http://www.jianshu.com/p/aa813b40f7ae
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30055?type=0&order=0&pos=21&page=3
http://blog.csdn.net/define_danmu_primer/article/details/7616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