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1)典型用户
名字 |
老李 |
性别、年龄 |
男,42岁 |
职业 |
信息院老师 |
收入 |
未知 |
知识层次和能力 |
会各种语言,编程能力强 |
生活/工作情况 |
上课,吃饭,睡觉,经常给同学留发博客的网上作业 |
动机,目的,困难 |
每一个同学一个一个去找博客作业很麻烦 |
用户偏好 |
编程 |
用户比例 |
70% |
典型场景 |
在忙碌的工作中,拿出手机看看学生有提交作业吗 |
典型描述 |
以后不用用电脑看作业 |
名字 |
小李 |
性别、年龄 |
男,21岁 |
职业 |
研究生助教 |
收入 |
暂无 |
知识层次和能力 |
在读,玩转电脑和智能手机 |
生活/工作情况 |
除了上课,睡觉,吃饭,平常在宿舍看看视频,还要帮导师看学生的作业 |
动机,目的,困难 |
想快速完成导师留的任务 |
用户偏好 |
看电影 |
用户比例 |
22% |
典型场景 |
还没完成作业,导师让把低年级发的作业看了 |
典型描述 |
随时随地快捷的利用软件完成浏览 |
2.场景:
这天老李在忙碌的工作中,想看看学生的网上作业,把先前生成的二维码扫描,浏览学生的博客作业更方便。这天有同事需要一个学生的信息,老李把先前学生的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名片,发了过去。
小李毕业在即,看到一个广告,需要一名工作人员。下面附有网址、地址、以及公司网址的二维码。小李用 软件扫描了二维码,省去了打网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