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别跟我扯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Dependencyinjection)在Java的流行框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StrutsSpring等等。(Martin Fowler写过一篇这个模式的精彩文章,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度娘)在Fowler最先提出依赖注入这个术语之前,人们经常用“控制反转”(inversion ofcontrol)这个词来描述同样的事情。其实IOC的范围比依赖注入的范围更大,IOC包括依赖注入和依赖查找,本文主要介绍依赖注入。

    首先看一个情形,有两个类我们姑且叫他们为A类和B类,并且A类依赖于B类,也就是说A类中需要调用B类中资源(方法或者属性)。大致的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A{
    	public void importantMethod(){
    		B b=....//获得一个B的实例
    		b.usefulMethod();
    		...
    	}
    	...
    }
    


    A类必须先获得B类的一个实例才可以使用B。也就是说在A中实例化B是肯定的,但是这样就加大了AB的耦合,同时大大的削弱了A类的重用性。

    再来看一个更实际的例子。下面给出的PersistenceManager类可以用来把对象存入一个数据库

    public class PersistenceManager{
    	public void store(Object object){
    		DataSource dataSource=...//获得数据源
    		try{
    			Connection connection=dataSource.getConnection();
    			...//将数据存入数据库
    		}catch{
    			
    		}
    	}
    }
    


    PersistenceManager依赖于DataSource。它必须先获得一个DataSource才能创建一个Connection对象来把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在一个JavaEE应用程序里,获得一个数据源的常用方法是使用JNDI查询

    DataSource dataSource=null;
    try{
    	context=new InitialContext();
    	dataSource=(DataSource)context.lookup("java:/comp/env/jdbc/myDataSource");
    }catch{
    
    }
    


    用于JDNI名是变化的,所以PersistenceManager的可重用性就大大降低。所谓“依赖注入”是指把以来关系“注入”到所依赖的类中。具体到PersistenceManager例子,我们应该把一个DataSource对象传递给PersistenceManager,而不是强迫PersistenceManager去创建一个。具体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ersistenceManager{
    	private DataSource dataSource;
    	public PersistenceManager(DataSource dataSource){
    		this.dataSource=dataSource;
    	}
    
    	public void store(Objece object){
    		try{
    			Connection connection=dataSource.getConnection();
    			...//将数据存入数据库
    		}catch(SQLException e){
    			
    		}
    	}
    }
    


    现在,不管是谁想用PersistenceManager,都必须通过PersistenceManager类的构造器“注入”一个DataSource的实例。现在的PersistenceManager与它将使用的DataSource实例之间的耦合就大大降低了。

    通过构造器来注入依赖关系是注入方式的一种,依赖关系还可以通过一个setter方法来注入。回到刚才的PersistenceManager例子,我们也可以提供一种如下所示的方式:

    public void setDataSource(DataSource dataSource){
    	this.dataSource=dataSource;
    }
    


    以上就是 “依赖注入”的核心思想以及代码示例,总之还是那句老话高内聚,低耦合。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该自己做的事不要做(让别人做好了传递给自己),否则自己责任就太大了,最终得不到高效的复用。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beijiguangyong/
  • 相关阅读:
    任务45:Identity MVC:注册逻辑实现
    任务44:Identity MVC: EF + Identity实现
    Identity MVC:UI
    任务42:EF Core Migration
    任务41:Individual authentication 模板
    任务40:介绍
    任务39:Role以及Claims授权
    postman中 form-data、x-www-form-urlencoded、raw、binary的区别
    任务38:JWT 设计解析及定制
    任务37:生成 JWT Toke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eijiguangyong/p/28902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