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api使用心得(1)--USB连接
用Cyapi也有一阵了,这个确实比EZusb的api好用,简单说下Cyapi的使用心得,在编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毕竟,说起来,那个CYapi的说明文档讲的实在太简单了点,好多东西都讲得不明白,只能在使用中自己慢慢积累了。
首先说下前提,固件架构是EZ-USB FX2/FX2LP(CY7C68013),编译环境VC++ 6.0,驱动是Cyusb.sys。
上位机简单说下,建立一个MFC 单文档/对话框 应用程序;在路径项目中包含头文件cyapi.h和cyapi.lib所在的路径,最好移到最上面。然后手动导入cyapi.lib,注意是CV6_7的lib,不要导入BCB的。
下面讲得是按照USB一般工作流程来讲得。
(1)USB连接
1.首先要建立一个USB设备对象,文档里有说的了,copy一下
CCyUSBDevice *USBDevice = new CCyUSBDev(Handle);
括号中的Handle是USB所关联对象的句柄,一般在MFC中直接就是m_hwnd。
2.然后就该是打开USB设备了,可以用到两个函数open();isopen()
这两个都可以用来打开USB设备,isopen()还可以判断能否获得USB设备句柄
一般来说,如果只有一个USB设备连接,可以这样打开:
USBDevice->open(0) //打开0号USB设备
如果要判断,可以:
if(! USBDevice->open(0)) //打开失败
{messagebox("USB未连接");}
或者 if(!USBDevice->Isopen())
..........
如果连接有多个USB设备,那么可以枚举所有的USB,用到DeviceCount()函数;具体的可以参考cybulk的例子,执行USBDevice->DeviceCount()后,返回所连接的USB设备个数:
if (USBDevice->DeviceCount()) //保证至少有一个USB设备连接
{
for (i = 0; i < USBDevice->DeviceCount(); i++) //枚举所有USB设备
{
USBDevice->Open(i); //打开第i号USB设备
m_DeviceListComBox.AddString(USBDevice->DeviceName);//所选择的当前设备名
}
}
Cyapi使用心得(2)--端点使用及其他USB属性获取
◆ 在cybulk的例子中介绍了如何枚举固件中使用的所有端点,也就是使用多个端点的情况:
CCyUSBDevice *USBDevice =new CCyUSBDevice(m_hWnd); //USB设备
USBDevice->Open(0); //打开0号USB设备
【1】首先获取所用的端点数目
int epts = USBDevice->EndPointCount();
EndPointCount();函数返回当前所用的端点数+1,也就是包含了控制端点。例如在固件接口描述符Interface Descriptor中设置Number of end points项(第5项)的值为4,则epts的值为4+1=5。
【2】定义端点指针
CCyUSBEndPoint *endpt;
CCyUSBEndPoint 建立一个端点对象,可建立所有的端点类型,控制端点,bulk端点,ISO端点等;
【3】开始枚举端点,并获得其属性:端点号,传输方向
for (i=1; i
{
endpt = USBDevice->EndPoints[i]; //EndPoints-端点列表,最大16.EndPoints[0]
//指向控制端点( CCyControlEndPoint)
//未使用的端点设置为NULL
if (endpt->Attributes == 2) // Bulk Attributes--判断传输类型bulk,control,等
{
sprintf(s, "0xX", endpt->Address);
if (endpt->Address & 0x80) //Address--判断传输方向in or out
//0x8_-in;0x0_-out
{
m_InEndptComBox.AddString(s); //最高位为8,in端点,添加到in组合框
m_InEndptComBox.SetItemData(m_InEndptComBox.GetCount()-1,i);
}
else
{
m_OutEndptComBox.AddString(s); //否则,最高位为0,out端点,
//添加到out组合框
m_OutEndptComBox.SetItemData(m_OutEndptComBox.GetCount()-1,i);
}
}
}
◆ 这样,就完成了某个具体端点的选择。从上面的代码来看,非常烦琐,如果只需要使用一个端点的画,那上面的代码无疑就显得冗长不够简洁了。仅使用一个端点,可以使用EndPointOf()函数,该函数直接使用指定的端点,返回其指针;例如,要使用端点2,in传输,那么,可以这样:
CCyUSBDevice *USBDevice =new CCyUSBDevice(m_hWnd); //USB设备
USBDevice->Open(0); //打开0号设备,
CCyUSBEndPoint *endpt = USBDevice->EndPointOf(0X82); //使用端点2,in传输
可以看到,上面的只需要3行代码,比枚举简洁方便多了。
◆ 至于获取USB其他属性,这里列出经常使用的几个,具体的可参考cyapi的文档,在CCyUSBDevice和CCyUSBEndPoint这两个类里可查询到。
USBDevice->DeviceCount() //返回连接到电脑的USB设备个数,
//从0,1,2.。开始命名
USBDevice->DeviceName() //返回USB设备名称,也就是固件中
//StringDscr2: 字段字符串
USBDevice->VendorID //返回USB设备VID
USBDevice->ProductID //返回USB设备PID
Cyapi使用心得(3)--控制传输
可以说,写USB上位机,控制传输肯定第一个要做的例子和试验了;因为固件不用很多代码,VC也不用很多代码就测试你写的USB上位机的正确与否,这里简单介绍下cyapi写控制传输的一些方法。
基本上,要对固件进行自定义命令(vendor)传输,通常都是用控制传输进行的。使用控制传输in或者out方式都可以实现对固件的自定义命令。
【1】out控制传输发送vendor命令
我想采用out方式应该比较符合大家的思维,因为是从上位机发命令到下位机,怎么看都应该是out而不是in。
例如你在固件里设置了out的接收buf:
BOOL DR_VendorCmnd(void)
{
switch (SETUPDAT[1])
{
case 0xDD:
{ temp=EP0BUF[0];
EP0BCH=0;
EP0BCL=1;
EP0CS |=bmHSNAK;
break;
}
default:
return(TRUE);
}
return(FALSE);
}
VC中:
CCyControlEndPoint* CtlEndpoint; //定义一个控制端点
CtlEndpoint->Target = TGT_DEVICE; //不必关注,固定
CtlEndpoint->ReqType = REQ_VENDOR; //请求类型:自定义请求(标准请求等)
CtlEndpoint->Direction = DIR_TO_DEVICE; //传输方向:主机->usb设备(out)
CtlEndpoint->ReqCode = 0XDD; //自定义请求码
CtlEndpoint->Value = 0; //这里的设定值将传给setupdat的【2:3】位
CtlEndpoint->Index = 0; //这里的设定值将传给setupdat的【4:5】位
PUCHAR buf=new UCHAR[1];
ZeroMemory(buf,1); //用0填充buf区,填充大小(1字节)
long buflen=1; //传输的其他字节数:cy控制台console中length的值
CtlEndpoint->XferData(buf,buflen);
当然,没有规定说一定必须传给下位机至少一个字节的数据;你也可以不传;不过最好下位机同样设置接收字节为0,否则小心有莫名奇妙的错误(XX内存不能为只读等等)。
将temp=EP0BUF[0];去掉,上位机:
PUCHAR buf=new UCHAR; //用0填充buf区,填充大小(1字节)
long buflen=0;
CtlEndpoint->XferData(buf,buflen);
也是可以的,友情提示:控制传输请尽量用同步的xferdata()而不是异步的begindataxfer()。
【2】in控制传输发送vendor命令
基本上,跟out区别不大。固件中:
BOOL DR_VendorCmnd(void)
{
switch (SETUPDAT[1])
{
case 0xDD:
{
*EP0BUF=0XDD;
EP0BCH=0;
EP0BCL=1;
EP0CS |=bmHSNAK;
break;
}
default:
return(TRUE);
}
return(FALSE);
}
VC中:
CCyControlEndPoint* CtlEndpoint; //定义一个控制端点
CtlEndpoint->Target = TGT_DEVICE; //不必关注,固定
CtlEndpoint->ReqType = REQ_VENDOR; //请求类型:自定义请求(标准请求等)
CtlEndpoint->Direction = DIR_FROM_DEVICE; //传输方向:usb设备->主机(in)
CtlEndpoint->ReqCode = 0XDD; //自定义请求码
CtlEndpoint->Value = 0; //这里的设定值将传给setupdat的【2:3】位
CtlEndpoint->Index = 0; //这里的设定值将传给setupdat的【4:5】位
PUCHAR buf=new UCHAR[1];
ZeroMemory(buf,1); //用0填充buf区,填充大小(1字节)
long buflen=1; //传输的其他字节数:cy控制台console中length的值
CtlEndpoint->XferData(buf,buflen);
这里的话,推荐尽量设置接收缓冲,不要将buflen设置为0.同样,友情提示:控制传输请尽量用同步的xferdata()而不是异步的begindataxfer()。
【3】另外,还有两个简化版本的函数Write(out传输)和Read(in传输)也可以进行控制传输,作用同XferData()是一样的,因为已经明确表示了是in还是out,所以Direction 项的值就省略了。只是看起来代码更加简洁,输入效率更高而已。基本上,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使用Write和Read。
CCyControlEndPoint* CtlEndpoint; //定义一个控制端点
CtlEndpoint->Target = TGT_DEVICE; //不必关注,固定
CtlEndpoint->ReqType = REQ_VENDOR; //请求类型:自定义请求(标准请求等)
CtlEndpoint->ReqCode = 0XDD; //自定义请求码
CtlEndpoint->Value = 0; //这里的设定值将传给setupdat的【2:3】位
CtlEndpoint->Index = 0; //这里的设定值将传给setupdat的【4:5】位
PUCHAR buf=new UCHAR[1];
ZeroMemory(buf,1); //用0填充buf区,填充大小(1字节)
long buflen=1; //传输的其他字节数:cy控制台console中length的值
CtlEndpoint->Write(buf,buflen);
Read的话同理。
Cyapi使用心得(4)--bulk传输
今天有空写以下bulk传输。bulk的话,cy开发包里有个例子cybulk写的很好,不过说实话,那个太烦琐了,基本上我们自己只用到其中的一部分,另外,就是局限性很大,例如它只是512字节的倍数,对于任意数目的字节貌似是不支持的,数据会不同步。
为了提高传输速度与效率,一般要把数据采集放在另外一个线程,单独开启一个bulk线程。恩,前面的还是稍微提一下,在打开USB,设定端点后,紧接着开启线程,进行bulk采集:
if (USBDevice->IsOpen()) { //如果USB设备已经打开
bLooping = true; //线程循环标志为真
XferThread = AfxBeginThread(XferLoop, this); //启动线程
}
然后是线程中的处理,在这里上位机用异步接收,创建异步事件:
OVERLAPPED inOvLap;
CVC_SimpleCyapiDlg *dlg = (CVC_SimpleCyapiDlg *) params; //使该线程可访问
//CBulkLoopDlg类的所 有公有成员
inOvLap.hEvent = CreateEvent(NULL, false, false, "CYUSB_IN");
线程循环:
bool success;
dlg->InEndpt->TimeOut = 120;
for (;dlg->bLooping;) { //线程循环,直到循环标志blooping为假
LONG inlen ;
inlen = 512;
UCHAR *inContext = dlg->InEndpt->BeginDataXfer(inData,inlen,&inOvLap);
dlg->InEndpt->WaitForXfer(&inOvLap,TimeOut);
success = dlg->InEndpt->FinishDataXfer(inData,inlen, &inOvLap,inContext);
if (!success) dlg->bLooping = false;
}
主要是三步,调用三个函数BeginDataXfer,WaitForXfer,FinishDataXfer。按照手册上说的,BeginDataXfer发起异步传输,并且立即返回。也就是说,发起此次的inlen后,并不会等inlen传输完,而是立即开始下一次inlen字节传输;WaitForXfer,异步传输最大等待时间;FinishDataXfer,到这里才开始真正的写内存,将读到的数写到缓冲区indata中。
最后,完了别忘记释放对象:
CloseHandle(inOvLap.hEvent);
delete [] inData;
另外,如果要传输非512字节整数倍的数据,而且不是一次传输完的话,最好在线程中用SetXferSize()重新设置传输大小,否则会导致数据不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