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et()方法。 字典可以直接用a[b]的方式访问字典项,但如果b不存在时,会报异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使用get()方法来访问字典项,a.get(b)当b存在时,结果和a[b]一样,如果b不存在,不会报异常,而是返回None。除此之外,get()方法还可以设置第二个参数,如果b不存在,可以将第二个参数做为默认值返回。
====================================
a = {}
a["a"] = "A"
print a["b"] #=> 异常
print a.get("b") #=> None
c = a.get("b") or "B" #=> c为“B”,这更类似于我们写别的程序时 c = xxx || "B"的思路
c = a.get("b","B") #=> c为“B”,在python中也可以使用这样的写法。
====================================
2) 列表可以使用pop()方法弹出最末尾的元素,也可以通过pop(n)弹出指定索引的元素。而字典也有类似的用法。a.popitem()方法可以弹出字典中的一个元素,但这个元素是随机的,因为字典本身是无序的。a.pop(key)可以弹出指定key的项,类似于列表的pop(n)。
3) update()方法。 update方法类似于yui的merge()和jQuery的extend()。合并两个字典对象。
===================================
a = {"a":"A","b":"B"}
b = {"c":"C","b":"ABC"}
a.update(b)
print a #=> {"a":"A","b":"ABC","c":"C"}
===================================
4) items()和iteritems()方法都普遍用于for循环的迭代中,不同的是items()返回的是列表对象,而iteritems()返回的是迭代器对象。两者的用法差不多,但iteritems()的性能更快。
5) 字典有自己的copy()方法,但它只是浅复制,如果用深复制的话,需要使用copy模块的deepcopy方法。(怎么跟js一个毛病?我靠,是谁借鉴了谁的思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