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ypher查询语言--Neo4j之聚合函数(五)

    目录

    1. 聚合Aggregation
      1. 计数
      2. 计算节点数
      3. 分组计算关系类型
      4. 计算实体数
      5. 计算非空可以值数
      6. 求和sum
      7. 平均值avg
      8. 最大值max
      9. 最小值min
      10. 聚类COLLECT
      11. 相异DISTINCT

    聚合(Aggregation)

    为集合计算数据,Cypher提供聚类功能,与SQL的group by类似。在return语句中发现的任何聚类函数,所有没有聚类函数的列将作为聚合key使用。

    图:

     

    计数

    计数(count)使用来计算行数。Count有两种使用方法。Count(*)计算匹配的行的行数,count(<标识符>)计算标识符中非空值数。

    计算节点数

    计算链接到一个节点的节点数,可以使用count(*)。

    查询:

    START n=node(2)

    MATCH (n)-->(x)

    RETURN n, count(*)

    返回开始节点和相关节点节点数。

    结果:

     

    分组计算关系类型

    计算分组了得关系类型,返回关系类型并使用count(*)计算。

    查询:

    START n=node(2)

    MATCH (n)-[r]->()

    RETURN type(r), count(*)

    返回关系类型和其分组数。

    结果:

     

    计算实体数

    相比使用count(*),可能计算标识符更实在。

    查询:

    START n=node(2)

    MATCH (n)-->(x)

    RETURN count(x)

    返回链接到开始节点上的节点数

    结果:

     

    计算非空可以值数

    查询:

    START n=node(2,3,4,1)

    RETURN count(n.property?)

    结果:

     

    求和(sum)

    Sum集合简单计算数值类型的值。Null值将自动去掉。如下:

    查询:

    START n=node(2,3,4)

    RETURN sum(n.property)

    计算所有节点属性值之和。

    结果:

     

    平均值(avg)

    Avg计算数量列的平均值

    查询:

    START n=node(2,3,4)

    RETURN avg(n.property)

    结果:

     

    最大值(max)

    Max查找数字列中的最大值。

    查询:

    START n=node(2,3,4)

    RETURN max(n.property)

    结果:

     

    最小值(min)

    Min使用数字属性作为输入,并返回在列中最小的值。

    查询:

    START n=node(2,3,4)

    RETURN min(n.property)

    结果:

     

    聚类(COLLECT)

    Collect将所有值收集到一个集合list中。

    查询:

    START n=node(2,3,4)

    RETURN collect(n.property)

    返回一个带有所有属性值的简单列。

    结果:

     

    相异(DISTINCT)

    聚合函数中使用distinct来去掉值中重复的数据。

    查询:

    START a=node(2)

    MATCH a-->b

    RETURN count(distinct b.eyes)

    结果:

     

  • 相关阅读:
    在WCF中使用Flag Enumerations
    WCF开发教程资源收集
    [转]WCF 4 安全性和 WIF 简介
    Asp.Net Web API 2 官网菜鸟学习系列导航[持续更新中]
    Asp.Net Web API 2第十八课——Working with Entity Relations in OData
    Asp.Net Web API 2第十七课——Creating an OData Endpoint in ASP.NET Web API 2(OData终结点)
    Asp.Net Web API 2第十六课——Parameter Binding in ASP.NET Web API(参数绑定)
    Asp.Net Web API 2第十五课——Model Validation(模型验证)
    函数 生成器 生成器表达式
    函数的进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venswu/p/34651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