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EMC学习之电磁辐射

    我们在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通常习惯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去解释自己不熟悉的事物。EMC知识更多的涉及到微波和射频,对于像我这种专注于信号完整性而 对EMC知识知之甚少的菜鸟来说,最初也只能用SI的一些基础知识去撬开EMC设计的大门了。在我的认知里,EMI关注的是电磁能量的辐射,包括外部电磁 环境对自身系统的干扰,以及自身辐射的电磁能量对外部系统的干扰。这些干扰都不能超过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问题,这些干扰归根结底还是影响了 系统的信号完整性。

    电路板上的电磁能量是怎么辐射出去的?

    早 期的PCB是单层板的,芯片之间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电源线和信号线没啥区别,仅仅是连通的导线而已。这又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毕业设计,是一个单片机控制的 LED显示屏,这个系统很简单,就几个IC以及色环电阻,电容都没几个,通过简单的焊接,电路就可以工作了。根本就没有用到微带线,带状线,双绞线,同轴 电缆这些东东。
    学习高速设计之后,我明白了,随着频率的上升,信号跳变产生的电磁能量也在增加。芯片之间再也不能这样简单的连接起来了,像图1这种连接方法,会使回路电感很大,回路电感很大,就会使得交流信号的感抗很大,信号根本不会老老实实沿导线传播,而是会辐射到空间中去。


    怎么解决电路板的电磁辐射问题?


    在SI工程师眼中,使用微带线或者带状线是为了给信号提供一个低阻抗的传输路径。这在EMC工程师眼中也是电磁屏蔽的需要。在使用了微带线或者带状线之后,电磁能量就被控制在了导体之间的介质中了。


    为什么在使用了微带线和带状线后,电磁能量大部分会被束缚在介质中呢?主要原因是信号路径与回流路径靠的更近,这样整个回路的电感就减小了。

     


    由上图可知,参考平面对传输线的单位长度有效电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想象,在高频条件下,如果信号拥有很好的回流路径,那么它所感受到的回路电感就会很小,信号就会按照人们的意愿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如果信号感受到的回路电感很大就会产生辐射问题。


    小结


    在 低频的时候,可以不考虑电磁干扰的问题,低频时导线周围的电磁场变化没有那么强烈,导线的电感效应也不会表现的那么明显。但是到了高频,电磁场变化剧烈, 应该充分考虑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的耦合问题,利用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的耦合来减小整个回路的电感,控制导线向空间发射的电磁能量。

     

  • 相关阅读:
    Linux Core Dump
    ODP.NET Managed正式推出
    获取EditText的光标位置
    (Java实现) 洛谷 P1603 斯诺登的密码
    (Java实现) 洛谷 P1603 斯诺登的密码
    (Java实现) 洛谷 P1036 选数
    (Java实现) 洛谷 P1036 选数
    (Java实现) 洛谷 P1012 拼数
    (Java实现) 洛谷 P1012 拼数
    (Java实现) 洛谷 P1028 数的计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dadoc/p/57426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