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笔记】模电—lesson 13 多级放大电路 I

    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一、直接耦合

    01

    直接耦合的优点:能够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利于集成。

    问题:第一级和第二级的Q点相互联系,存在零点漂移现象。

    当输入信号为零时,前级由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流、电位的变化会逐级放大。

    如何设置合适的Q点?

    假设温度无变化,由于直接相连,第一级的管压降Vce1=Vbe2,使得Q1接近饱和区,所以Q1不合适,实际上,在多级放大电路里,Q1应尽量设置的比较

    低,工作电流小一些(靠近截止区).

    因为Ri1影响整个电路的Ri,Ri1里有rbe,rbe与IEQ相关,为使Ri更大一些,即信号的电压在放大器的输入端更多一些。希望Q低一些,即IEQ小一些,所以,不论从失真还是动态参数的影响的角度,Q1不合适。

    解决方法:

    希望Vce1大,最简单的方法是加一个Re。但是,Re导致一方面Av2变小,Ri2增大,即RL1增大。可能Re达到一定程度,T2没有放大作用。

    02

    这样就希望用一个器件,静态Vce1足够大,动态Av2不受影响。

    1》若给Re加一个旁路电容,因为是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电容要大,而大电容往往有电感效应和电阻。

    2》把Re换成二极管,由二极管的特性,UD,rd,适合Vce1不是特别大的情况。

    3》当Vce1比较大,比如10V时,可用稳压管。利用稳压管的反响击穿特性。

    03

    现在,假设电路可以正常工作,发现管压降是逐级增大,是最后一级的VCQ接近VCC(截止)。显然都用同种管子不行,需要混合使用。

    04

    二、阻容耦合

    05

    Q点相互独立。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低频特性差,不能集成化。

      

    三、变压器耦合

    06

    上述三种常见的耦合方式,至此,还没有解决零漂的问题。

  • 相关阅读:
    [论文理解] MobileNets: Effici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Mobile Vision Applications
    [论文理解] Connectionist Text Proposal Network
    [期末复习] 数据结构期末复习
    [机器视觉] 实际场景字提取
    [论文理解]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学习笔记] AD笔记
    [OpenMP] 并行计算入门
    [Docker] Docker安装和简单指令
    python初级装饰器编写
    web页面简单布局的修改,测试中的应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lflife/p/19071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