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主要思想:两两比较待排序的关键字,并交换不满足次序要求的那对数,直到整个表都满足次序要求为止。
例如升序:就是将每个数字与其第二个数字进行比较,如果签个数字大于后一个则两个数字交换位置
java
package com.rs;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2,5,6,2,7,10,9};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for (int j = i+1; j < arr.length; j++) { int tmp; if (arr[i]>arr[j]) { tmp = arr[j]; arr[j] = arr[i]; arr[i] = tmp; } }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python(加入一个bchange,如果第一此已经是正序或者反序,则不需要进行排序)
def bubbleSort(input_list): if len(input_list) == 0: return [] sorted_list = input_list for i in range(len(sorted_list)): bchange = False print("%d---->:" % (i + 1)) for j in range(len(sorted_list) - i - 1): if sorted_list[j + 1] < sorted_list[j]: sorted_list[j], sorted_list[j + 1] = sorted_list[j + 1], sorted_list[j] bchange = True print(sorted_list) if not bchange: break return sorted_li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input_list = [50, 123, 543, 187, 49, 30, 0, 2, 11, 100] print('排序前:', input_list) sorted_list = bubbleSort(input_list) print('排序后:', sorted_list)
1、冒泡排序算法的性能
2、时间复杂度
若文件的初始状态是正序的,一趟扫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关键字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Cmin = N - 1, Mmin = 0。所以,冒泡排序最好时间复杂度为O(N)。
但是上述代码,不能扫描一趟就完成排序,它会进行全扫描。所以一个改进的方法就是,当冒泡中途发现已经为正序了,便无需继续比对下去。改进方法一会儿介绍。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 N -1 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 N - i 次关键字的比较(1 ≤ i ≤ N - 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Cmax = N(N-1)/2 = O(N^2)
Mmax = 3N(N-1)/2 = O(N^2)
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2)。
因此,冒泡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当数据越接近正序时,冒泡排序性能越好。
3、算法稳定性
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即在原序列中,r[i]=r[j],且r[i]在r[j]之前,而在排序后的序列中,r[i]仍在r[j]之前,则称这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否则称为不稳定的。
冒泡排序就是把小的元素往前调或者把大的元素往后调。是相邻的两个元素的比较,交换也发生在这两个元素之间。所以相同元素的前后顺序并没有改变,所以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排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