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命令中有两项与内存相关的东西:buffer和cache。这两项与页高速缓存相关。磁盘的操作有逻辑级(文件系统)和物理级(磁盘块),这两种Cache就是分别缓存逻辑和物理级数据的。
在linux内核的旧版本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磁盘高速缓存:页高速缓存(page cache)和缓冲区高速缓存(buffer cache),前者用来存放访问磁盘文件内容时生成的磁盘数据页,后者把通过VFS(管理磁盘文件系统)访问的块的内容保留在内存中。
从2.4.10的稳定版本开始,缓冲区高速缓存其实就不存在了。事实上,由于效率的原因,不再单独分配块缓冲区;相反,把它们存放在叫做“buffer page”的专门页中,而buffer page保存在页page cache中。
综上所述,通过vfs访问时,不管是磁盘文件的数据页,还是由vfs发起的对磁盘数据块进行访问时相关的buffer,都是放在page cache。
而如果绕过文件系统,则操作磁盘块时就缓存在buffer cache中。
比如说,dd of=/dev/null if=/dev/sde1 bs=1024k count=10240,产生的数据就缓存在buffer cache中。
============================================================================
Buffer page形式上就是与“缓冲区首部”的附加描述符相关的数据页,其主要目的是快速确定页中的一个块在磁盘中的地址。实际上,页高速缓存内的页中的一大块数据在磁盘上的地址不一定是相邻的。
缓冲区首部包含这样的信息:
struct buffer_head {
unsigned longb_state; /* 缓冲区状态标志 */
struct buffer_head*b_this_page; /* 指向缓冲区页的链表中的下一个元素的指针 */
struct page*b_page; /* 指向拥有该块的缓冲区页的描述符的指针 */
sector_t b_blocknr; /* 与块设备相关的块号(起始逻辑块号) */
size_t b_size; /* 块大小 */
char *b_data; /* 块在缓冲区页内的位置 */
struct block_device*b_bdev; /* 指向块设备描述符的指针 */
bh_end_io_t*b_end_io; /* I/O完成方法 */
void *b_private; /* 指向I/O完成方法数据的指针 */
struct list_headb_assoc_buffers; /* 为与某个索引节点相关的间接块的链表提供的指针 */
atomic_t b_count; /* 块使用计数器 */
};
只要内核必须单独地访问一个块,就要涉及存放块缓冲区的缓冲区页,并检查相应的缓冲区首部。下面是内核创建缓冲区页的两种普通情况:
(1)当读或写的文件页在磁盘块中不相邻时。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文件系统为文件分配了非连续的块,或因为文件有“洞”。
(2)当访问一个单独的磁盘块时(例如,当读超级块或索引节点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