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记忆函数

    很久没写随笔了呀,因为看到记忆函数,确实搞懵逼了啊,实在是太菜了。

    书本上给出的例子:

    var fibonacci = function (n) { 
                return n < 2 ? n :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for (var i = 0; i <= 10; i += 1) { 
                  document.writeln('// ' + i + ': ' + fibonacci(i)); 
                } 
    
                // 0: 0 
                // 1: 1 
                // 2: 1 
                // 3: 2 
                // 4: 3 
                // 5: 5 
                // 6: 8 
                // 7: 13 
                // 8: 21 
                // 9: 34 
                // 10: 55 

    这样是可以工作的,但是它做了很多无谓的工作。 Fibonacci 函数被调用了 453 次。我们调用了 11 次,而它自身调用了 442 次去计算可能已经被刚计算过的值。如果我们让该函数具备记忆功能,就可以显著地减少它的运算量。 

    我们在一个名为 memo 的数组里保存我们的储存结果,储存结果可以隐藏在闭包中。当我们的函数被调用时,这个函数首先看是否已经知道计算的结果,如果已经知道,就立即返回这个储存结果。 

    var fibonacci = function() {
            var memo = [0, 1];
            var fib = function(n) { //10 9
                //存储结果隐藏在闭包中,当函数被调用时,这个函数首先检查结果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立即返回这个结果
                var result = memo[n]; //
                if (typeof result !== 'number') {
                    
                    result = fib(n - 1) + fib(n - 2); 
                    
                    memo[n] = result; 
                }
                return result;
            };
            return fib;
        }();
    
        //这个函数返回同样的结果,但是它只被调用了 29 次。我们调用了它 11 次,它自身调用了 18 次去取得之前储存的结果。
        
        for (var i = 10; i > 0; i--) { 
            document.writeln('// ' + i + ': ' + fibonacci(i)); 
        }
      //for (var i = 0; i <= 10; i++) { 
        //    document.writeln('// ' + i + ': ' + fibonacci(i)); 
        //} 
    
    

    其实就是维护一个数组,让这个数组在这个函数中始终存在;然后  1 1  2  3  5  8  的扩展下去

    直接看 i = 2

    这个时候 resvar result = memo[n];
    if (typeof result !== 'number') {
    result = fib(n - 1) + fib(n - 2);
    memo[n] = result;
    }

    memo[2]  不存在

    result = fib(1)+fib(0);

    然后得到 memo[2] = 2

    下一步  , i= 3 /////    result = fib (2) + fib(1)

    直接运行 i = 10 也是可以的  ,运行i=10,  他就会调用 fib(9)+ fib(8)......fib(2) d调用 fib(1) + fib(0);

    假如直接调用 fib (4),之后会  调用  fib3   fib2,首先运行 fib3    fib3会调用fib2  fib1,fib3  中的 fib2  会继续调用  fib1  fib0,fib2 得到结果,并且保存到memo = 0 1 1,然后返回 ,继续调用 fib3 = fib2 +fib1 中的 fib1。相当于一个断点  运行到 fib3 = fib2 + fib1  ,, 深入了函数fib2进行计算,  fib2计算结束后, 是不是该计算fib1了?fib3 也得到值,更新memo=[0,1,1,2]。之前 fib4 = fib3 + fib2 ,,  刚才  详细计算了FIb3的值,接下去计算fib2的值,,fib2可以直接从memo中获取

    但是假如你直接调用 FIB10,那你之后再调用 FIB 1 - 9 ,,,都只需要调用1次就用了,因为之前已经存储在全局变量了。总体效果是一样的。

    fibonacci(3)调用子函数的次数:

    FIB3  = FIB2  + FIB1 3次 然后  FIB2会再调用  FIB1   和 FIB0  又两次。总共五次

    对于这种多个函数值相加,, 要有种 断点 的感觉,,
    比如var result = FIB2 + FIB1 ,,
    由于FIB2是一个函数,  var result = FIB2 + FIB1 会在FIB2 上断开,,
    先计算FIB2的值,然后再回来继续 做加法

    不是很理解的函数执行过程,,多在函数的各个地方写上输出。。。。。。。未完待续。。。。。。。。。。。。

  • 相关阅读:
    flush()方法
    多对一关联映射(manytoone)
    Hibernate配置数据库解决插入乱码问题
    lazy
    一对多关联映射(单向)
    属性类的映射
    多对多关联(双向)
    多对多关联映射(单向)
    多态查询
    Visual C# 2008+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与网络开发11.2.2 LINQ的基本查询操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r-pz/p/594434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