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K-mean和k-mean++

    (1)k-mean聚类

    k-mean聚类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一个计算距离,找中心点,计算距离,找中心点反复迭代的过程,

    给定样本集D={x1,x2,...,xm},k均值算法针对聚类所得簇划分C={C1,C2,...,Ck}最小化平方误差

    μi表示簇Ci的均值向量,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簇内样本围绕均值向量的紧密程度,E值越小则簇内样本相似度越高。

    下边是k均值算法的具体实现的算法

     k均值算法的缺点是:(1)对于离群点和孤立点敏感;(2)k值选择; (3)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 (4)只能发现球状簇。

    k均值问题用于分布式的环境下:

    分布式环境下肯定是在一块一块的计算的,如果在每个块中都加入选择的k个点,则在每个块中都进行简单的聚类。之后,,,,,

    (2)k-mean++

    k-mean算法有各种缺陷问题,比如上边的缺点(3)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选择不同的初始聚类中心点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可以多次选择不同的初始点,多次计算,但是这样无意中增加了更多的计算量,因此提出了k-mean++算法,k-mean++算法主要是针对初始时选择聚类中心的问题,

    k-means++算法选择初始seeds的基本思想就是:初始的聚类中心之间的相互距离要尽可能的远。wiki上对该算法的描述是如下:

    1. 从输入的数据点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点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
    2. 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一个点x,计算它与最近聚类中心(指已选择的聚类中心)的距离D(x)
    3. 选择一个新的数据点作为新的聚类中心,选择的原则是:D(x)较大的点,被选取作为聚类中心的概率较大
    4. 重复2和3直到k个聚类中心被选出来
    5. 利用这k个初始的聚类中心来运行标准的k-means算法

          从上面的算法描述上可以看到,算法的关键是第3步,如何将D(x)反映到点被选择的概率上,一种算法如下(详见此地):

    1. 先从我们的数据库随机挑个随机点当“种子点”
    2. 对于每个点,我们都计算其和最近的一个“种子点”的距离D(x)并保存在一个数组里,然后把这些距离加起来得到Sum(D(x))。
    3. 然后,再取一个随机值,用权重的方式来取计算下一个“种子点”。这个算法的实现是,先取一个能落在Sum(D(x))中的随机值Random,然后用Random -= D(x),直到其<=0,此时的点就是下一个“种子点”。
    4. 重复2和3直到k个聚类中心被选出来
    5. 利用这k个初始的聚类中心来运行标准的k-means算法

          可以看到算法的第三步选取新中心的方法,这样就能保证距离D(x)较大的点,会被选出来作为聚类中心了。至于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如下图 所示:  

        

          假设A、B、C、D的D(x)如上图所示,当算法取值Sum(D(x))*random时,该值会以较大的概率落入D(x)较大的区间内,所以对应的点会以较大的概率被选中作为新的聚类中心。So it's work!

    更过关于k-mean++的实现可以参见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4774106-id-3412491.html

    duiyuk-mean算法的每个缺点的改进算法 http://blog.csdn.net/u010536377/article/details/50884416

  • 相关阅读:
    Mac查看某个文件的中某关键字信息
    Mac查看所有的文件
    Mac查看当前用户的环境变量
    Mac安装maven
    Lombok使用坑之属性不区分大小写
    Mac常用软件列表
    Mac系统升级
    Mac安装Git
    Mac查看git的安装路径
    Mac安装JDK8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nolonely/p/621520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