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软件测试的解释,网上很多解释,如百度百科:
软件测试就是利用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甚至根据需要编写不同的测试工具,设计和维护测试系统,对测试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执行测试用例后,需要跟踪故障,以确保开发的产品适合需求。
从源头下手,理清楚测试的目的
首先我们搞清楚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干什么,在Grenford J. Myers在《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一书中的观点:
1.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
3.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在于它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4.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这是很多人引用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就是围绕缺陷而展开的。
我在公司内部做软件测试培训的时候,也经常会提这个问题,大部分的都是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缺陷。
说到目的,那我们就得追根究底了,既然是为了发现缺陷,那发现缺陷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软件也是产品,我们常常来衡量产品的好坏,一般都会用到一个词,质量,所以,我们发现缺陷最终达到的目的是,把软件产品的缺陷给修正,使产品质量稳定,质量好,最终符合客户的期望等。
所以,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软件产品质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软件测试需求原因,因为客户对软件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海外项目。
什么是软件测试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软件测试流程的描述,但并不完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组,使用的流程是有差别的,如敏捷流程和V模型,差别是大的,有的项目组写方案,有的是写场景,有的是写大纲,等等,方式不一样,另外产品的特性也只描述了功能和性能,是不全的。
另外,现在的项目组对于软件测试要求都是尽早介入,目的是为了在前期的需求分析阶段,通过测试的角度,预防一些问题出现,免得问题遗留到后期,增加项目的成本。
所以软件测试工程师在整个项目的流程起到三个作用
一:预防缺陷(或者说规避缺陷)
二:发现和跟踪解决缺陷
三:定位缺陷(帮助开发定位)
软件测试就是,为保证软件产品质量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它围绕预防缺陷,发现和跟踪解决缺陷,定位缺陷而开展。
一测方成个人原创,非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