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主成分分析(无监督学习之前的步骤)【转】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能够极大提升无监督特征学习速度的数据降维算法。更重要的是,理解PCA算法,对实现白化算法有很大帮助,很多算法都先用白化算法作预处理步骤。

    假设你使用图像来训练算法,因为图像中相邻的像素高度相关,输入数据是有一定冗余的。具体来说,假如我们正在训练的16×16灰度值图像,记为一个256维向量	extstyle x in Re^{256},其中特征值	extstyle x_j对应每个像素的亮度值。由于相邻像素间的相关性,PCA算法可以将输入向量转换为一个维数低很多的近似向量,而且误差非常小

    在我们的实例中,使用的输入数据集表示为	extstyle {x^{(1)}, x^{(2)}, ldots, x^{(m)}},维度	extstyle n=2 即 	extstyle x^{(i)} in Re^2 。假设我们想把数据从2维降到1维。(实际应用中,我们也许需要把数据从156维降到50维;在这里使用低维数据,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可视化算法的行为)。下图是我们的数据集:

    PCA-rawdata.png

    这些数据已经进行了预处理,使得每个特征 	extstyle x_1 和 	extstyle x_2 具有相同的均值(零)和方差

    为方便展示,根据 	extstyle x_1 值的大小,我们将每个点分别涂上了三种颜色之一,但改颜色并不用于算法而仅用于图解。

    PCA算法将寻找一个低维空间来投射我们的数据。从下图中可以看出, 	extstyle u_1 是数据变化的主方向,而 	extstyle u_2 是次方向。

    PCA-u1.png

    也就是说,数据在 	extstyle u_1 方向上的变化要比在 	extstyle u_2 方向上大。

    为更形式化地找出方向 	extstyle u_1 和 	extstyle u_2 ,我们首先计算出矩阵 	extstyle Sigma,如下所示:

    egin{align}
Sigma = frac{1}{m} sum_{i=1}^m (x^{(i)})(x^{(i)})^T. 
end{align}

    假设 	extstyle x 的均值为零,那么 	extstyle Sigma 就是x的协方差矩阵。(符号 	extstyle Sigma ,读"Sigma",是协方差矩阵的标准符号。虽然看起来与求和符号 sum_{i=1}^n i 比较像,但它们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以证明,数据变化的主方向 	extstyle u_1 就是协方差矩阵 	extstyle Sigma 的主特征向量,而 	extstyle u_2 是次特征向量。

    你可以通过标准的数值线性代数运算软件求得特征向量(见实现说明).我们先计算出协方差矩阵	extstyle Sigma的特征向量,按列排放,而组成矩阵	extstyle U

    egin{align}
U = 
egin{bmatrix} 
| & | & & |  \
u_1 & u_2 & cdots & u_n  \
| & | & & | 
end{bmatrix} 		
end{align}

    此处, 	extstyle u_1 是主特征向量(对应最大的特征值), 	extstyle u_2 是次特征向量。以此类推,另记 	extstyle lambda_1, lambda_2, ldots, lambda_n 为相应的特征值。

    在本例中,向量 	extstyle u_1 和 	extstyle u_2 构成了一个新基,可以用来表示数据。令 	extstyle x in Re^2 为训练样本,那么 	extstyle u_1^Tx 就是样本点 	extstyle x 在维度 	extstyle u_1 上的投影的长度(幅值)。同样的, 	extstyle u_2^Tx 是 	extstyle x 投影到 	extstyle u_2 维度上的幅值。

    旋转数据

    至此,我们可以把 	extstyle x 用 	extstyle (u_1, u_2) 基表达为:

    egin{align}
x_{
m rot} = U^Tx = egin{bmatrix} u_1^Tx \ u_2^Tx end{bmatrix} 
end{align}

    (下标“rot”来源于单词“rotation”,意指这是原数据经过旋转(也可以说成映射)后得到的结果

    对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 	extstyle i 分别进行旋转: 	extstyle x_{
m rot}^{(i)} = U^Tx^{(i)} for every 	extstyle i ,然后把变换后的数据 	extstyle x_{
m rot} 显示在坐标图上,可得:

    PCA-rotated.png

    这就是把训练数据集旋转到 	extstyle u_1	extstyle u_2 基后的结果。一般而言,运算 	extstyle U^Tx 表示旋转到基 	extstyle u_1,	extstyle u_2, ...,	extstyle u_n 之上的训练数据。矩阵 	extstyle U 有正交性,即满足 	extstyle U^TU = UU^T = I ,所以若想将旋转后的向量 	extstyle x_{
m rot} 还原为原始数据 	extstyle x ,将其左乘矩阵	extstyle U即可: 	extstyle x=U x_{
m rot} , 验算一下: 	extstyle U x_{
m rot} =  UU^T x = x.

    数据降维

    数据的主方向就是旋转数据的第一维 	extstyle x_{{
m rot},1} 。因此,若想把这数据降到一维,可令:

                     egin{align}
	ilde{x}^{(i)} = x_{{
m rot},1}^{(i)} = u_1^Tx^{(i)} in Re.
end{align}

    更一般的,假如想把数据 	extstyle x in Re^n 降到 	extstyle k 维表示 	extstyle 	ilde{x} in Re^k(令 	extstyle k < n ),只需选取 	extstyle x_{
m rot} 的前 	extstyle k 个成分,分别对应前 	extstyle k 个数据变化的主方向。

    PCA的另外一种解释是:	extstyle x_{
m rot} 是一个 	extstyle n 维向量,其中前几个成分可能比较大(例如,上例中大部分样本第一个成分 	extstyle x_{{
m rot},1}^{(i)} = u_1^Tx^{(i)} 的取值相对较大),而后面成分可能会比较小(例如,上例中大部分样本的 	extstyle x_{{
m rot},2}^{(i)} = u_2^Tx^{(i)} 较小)。

    PCA算法做的其实就是丢弃 	extstyle x_{
m rot} 中后面(取值较小)的成分,就是将这些成分的值近似为零。具体的说,设 	extstyle 	ilde{x} 是 	extstyle x_{{
m rot}} 的近似表示,那么将 	extstyle x_{{
m rot}} 除了前 	extstyle k 个成分外,其余全赋值为零,就得到:

    egin{align}
	ilde{x} = 
egin{bmatrix} 
x_{{
m rot},1} \
vdots \ 
x_{{
m rot},k} \
0 \ 
vdots \ 
0 \ 
end{bmatrix}
approx 
egin{bmatrix} 
x_{{
m rot},1} \
vdots \ 
x_{{
m rot},k} \
x_{{
m rot},k+1} \
vdots \ 
x_{{
m rot},n} 
end{bmatrix}
= x_{
m rot} 
end{align}

    在本例中,可得 	extstyle 	ilde{x} 的点图如下(取 	extstyle n=2, k=1 ):

    PCA-xtilde.png

    然而,由于上面 	extstyle 	ilde{x} 的后	extstyle n-k项均为零,没必要把这些零项保留下来。所以,我们仅用前 	extstyle k 个(非零)成分来定义 	extstyle k维向量 	extstyle 	ilde{x} 。

    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以 	extstyle u_1, u_2, ldots, u_n 为基来表示数据:要决定保留哪些成分变得很简单,只需取前 	extstyle k 个成分即可这时也可以说,我们“保留了前 	extstyle k 个PCA(主)成分”

     还原近似数据

    现在,我们得到了原始数据	extstyle x in Re^n的低维“压缩”表征量	extstyle 	ilde{x} in Re^k,反过来。如果给定	extstyle 	ilde{x} ,我们应如何还原原始数据x呢?要转换回来,只需	extstyle x = U x_{
m rot} 即可。进一步,我们把 	extstyle 	ilde{x} 看作将 	extstyle x_{
m rot} 的最后 	extstyle n-k 个元素被置0所得的近似表示,因此如果给定 	extstyle 	ilde{x} in Re^k,可以通过在其末尾添加 	extstyle n-k 个0来得到对 	extstyle x_{
m rot} in Re^n 的近似,最后,左乘 	extstyle U 便可近似还原出原数据 	extstyle x 。具体来说,计算如下:

    egin{align}
hat{x}  = U egin{bmatrix} 	ilde{x}_1 \ vdots \ 	ilde{x}_k \ 0 \ vdots \ 0 end{bmatrix}  
= sum_{i=1}^k u_i 	ilde{x}_i.
end{align}

    上面的等式基于先前对U的定义。在实现时,我们实际上并不先给	extstyle 	ilde{x} 填0然后再左乘 	extstyle U ,因为这意味着大量的乘0运算。我们可用 	extstyle 	ilde{x} in Re^k 来与 	extstyle U 的前 	extstyle k 列相乘,即上式中最右项,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将该算法应用于本例中的数据集,可得如下关于重构数据 	extstyle hat{x} 的点图:

    PCA-xhat.png

    由图可见,我们得到的是对原始数据集的一维近似重构。

    在训练自动编码器或其它无监督特征学习算法时,算法运行时间将依赖于输入数据的维数。若用 	extstyle 	ilde{x} in Re^k 取代 	extstyle x 作为输入数据,那么算法就可使用低维数据进行训练,运行速度将显著加快。对于很多数据集来说,低维表征量 	extstyle 	ilde{x} 是原数据集的极佳近似,因此在这些场合使用PCA是很合适的,它引入的近似误差的很小,却可显著地提高你算法的运行速度。

    选择主成分个数

     我们该如何选择 	extstyle k ,即保留多少个PCA主成分?在上面这个简单的二维实验中,保留第一个成分看起来是自然的选择。对于高维数据来说,做这个决定就没那么简单:如果 	extstyle k 过大,数据压缩率不高,在极限情况 	extstyle k=n 时,等于是在使用原始数据(只是旋转投射到了不同的基);相反地,如果	extstyle k 过小,那数据的近似误差太太。

    决定 	extstyle k 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不同 	extstyle k 值可保留的方差百分比。具体来说,如果 	extstyle k=n ,那么我们得到的是对数据的完美近似,也就是保留了100%的方差,即原始数据的所有变化都被保留下来;相反,如果 	extstyle k=0 ,那等于是使用零向量来逼近输入数据,也就是只有0%的方差被保留下来。

    一般而言,设 	extstyle lambda_1, lambda_2, ldots, lambda_n 表示 	extstyle Sigma 的特征值(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使得 	extstyle lambda_j 为对应于特征向量 	extstyle u_j 的特征值。那么如果我们保留前 	extstyle k 个成分,则保留的方差百分比可计算为:

    egin{align}
frac{sum_{j=1}^k lambda_j}{sum_{j=1}^n lambda_j}.
end{align}

     在上面简单的二维实验中,	extstyle lambda_1 = 7.29 ,	extstyle lambda_2 = 0.69 。因此,如果保留 	extstyle k=1 个主成分,等于我们保留了 	extstyle 7.29/(7.29+0.69) = 0.913 ,即91.3%的方差。

    以处理图像数据为例,一个惯常的经验法则是选择 	extstyle k 以保留99%的方差,换句话说,我们选取满足以下条件的最小 	extstyle k值:

    egin{align}
frac{sum_{j=1}^k lambda_j}{sum_{j=1}^n lambda_j} geq 0.99. 
end{align}

     对其他应用,如不介意引入稍大的误差,有时也保留90-98%的方差范围。

    对图像数据应用PCA算法

     为使PCA算法能有效工作,通常我们希望所有的特征	extstyle x_1, x_2, ldots, x_n 都有相似的取值范围(并且均值接近于0)。如果你曾在其它应用中使用过PCA算法,你可能知道有必要单独对每个特征做预处理,即通过估算每个特征 	extstyle x_j 的均值和方差,而后将其取值范围规整化为零均值和单位方差。但是,对于大部分图像类型,我们却不需要进行这样的预处理。假定我们将在自然图像上训练算法,此时特征 	extstyle x_j 代表的是像素 	extstyle j 的值。所谓“自然图像”,不严格的说,是指人或动物在他们一生中所见的那种图像。

     注:通常我们选取含草木等内容的户外场景图片,然后从中随机截取小图像块(如16x16像素)来训练算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特征学习算法对训练图片的确切类型并不敏感,所以大多数用普通照相机拍摄的图片,只要不是特别的模糊或带有非常奇怪的人工痕迹,都可以使用。

     在自然图像上进行训练时,对每一个像素单独估计均值和方差意义不大,因为(理论上)图像任一部分的统计性质都应该和其它部分相同,图像的这种特性被称作平稳性(stationarity)

     具体而言,为使PCA算法正常工作,我们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特征的均值大致为0;(2)不同特征的方差值彼此相似对于自然图片,即使不进行方差归一化操作,条件(2)也自然满足,故而我们不再进行任何方差归一化操作(对音频数据,如声谱,或文本数据,如词袋向量,我们通常也不进行方差归一化)。实际上,PCA算法对输入数据具有缩放不变性,无论输入数据的值被如何放大(或缩小),返回的特征向量都不改变。更正式的说:如果将每个特征向量x都乘以某个正数(即所有特征被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PCA的输出特征向量都将不会发生变化。

    既然我们不做方差归一化,唯一还需进行的规整化操作就是均值规整化,其目的是保证所有特征的均值都在0附近。根据应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关注所输入图像的整体明亮程度。比如在对象识别任务中,图像的整体明亮程度并不会影响图像中存在的是什么物体。更为正式地说,我们对图像块的平均亮度值不感兴趣,所以可以减去这个值来进行均值规整化。

    具体的步骤是,如果	extstyle x^{(i)} in Re^{n}代表16×16的亮度(灰度)值(n=256),可用如下算法来对每幅图像进行零均值化操作:

    mu^{(i)} := frac{1}{n} sum_{j=1}^n x^{(i)}_j

    x^{(i)}_j := x^{(i)}_j - mu^{(i)}, for all 	extstyle j

    请注意:1)对每个输入图像块 	extstyle x^{(i)} 都要单独执行上面两个步骤,2)这里的 	extstyle mu^{(i)} 是指图像块 	extstyle x^{(i)} 的平均亮度值。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和为每个像素 	extstyle x_j 单独估算均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你处理的图像并非自然图像(比如,手写文字,或者白背景正中摆放单独物体),其他规整化操作就值得考虑了,而那种做法最合适也取决于具体应用场合。但对自然图像而言,对每幅图像进行上述的零均值规整化,是默认而合理的处理

     

     

     

  • 相关阅读:
    通过修改注册表建立Windows自定义协议
    cmd命令大全
    Sql Server 2012 存储过程的调试
    C#.Net环境下的缓存技术
    WCF引用方式之IIS方式寄宿服务
    关于WCF引用方式之WCF服务寄宿控制台
    tcp_tw_recycle和tcp_timestamps导致connect失败问题
    TCP短连接TIME_WAIT问题解决方法大全
    打开tcp_tw_recycle引起的一个问题
    TCP三次握手,什么情况下client会回复rese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ong86/p/35587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