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相关命令

    一、文件系统类型

    在任一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组件,用于组织和管理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大量文件,并提供用户交互接口。Linux同样具备完善的文件系统。用户既可以使用界面友好的Nautilus图形文件管理器,也可以使用功能强大的shell文件系统管理工具。

    1、文件系统类型

    Linux是一种兼容性很高的操作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很多,大体可分以下几类:

    a、磁盘文件系统:指本地主机中实际可以访问到的文件系统,包括硬盘、CD-ROM、DVD、USB存储器、磁盘阵列等。常见文件系统格式有:autofs、coda、Ext(Extended File sytem,扩展文件系统)、Ext3、Ext4、VFAT、ISO9660(通常是CD-ROM)、UFS(Unix File System,Unix文件系统)、FAT、FAT16、FAT32、NTFS等;

    b、网络文件系统:是可以远程访问的文件系统,这种文件系统在服务器端仍是本地的磁盘文件系统,客户机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数据。常见文件系统格式有:NFS、Samba等;

    c、专有/虚拟文件系统:不驻留在磁盘上的文件系统。常见格式有:TMPFS(临时文件系统)、PROCFS(Process File System,进程文件系统)和LOOPBACKFS(Loopback File System,回送文件系统)。

    目前Ext4是Linux系统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件格式。在Ext3基础上,对有效性保护、数据完整性、数据访问速度、向下兼容性等方面做了改进。最大特点是日志文件系统:可将整个磁盘的写入动作完整地记录在磁盘的某个区域上,以便在必要时回溯追踪。

    2、Linux分区的命名方式

    字母和数字相结合

    前两个字母表示设备类型

    “hd”代表IDE硬盘

    “sd”表示SCSI或SATA硬盘

    第三个字母说明具体的设备

    “/dev/hda”表示第一个IDE硬盘

    “/dev/hdb”表示第二个IDE硬盘

    3、交换分区

    将内存中的内容写入硬盘或从硬盘中读出,称为内存交换(swapping)

    交换分区最小必须等于计算机的内存

    可以创建多于一个的交换分区

    尽量把交换分区放在硬盘驱动器的起始位置

    二、文件系统结构

    Linux文件系统就是一个树形的分层组织结构。将根(/)作为整个文件系统的惟一起点,其他所有目录都从该点出发。将Linux的全部文件按照一定的用途归类,合理地挂载到这颗“大树”的“树枝”或“树叶”上,如图所示。而这些全不用考虑文件的实际存储位置,无论是存在硬盘上,还是在CD-ROM或USB存储器中,甚至是网络终端。

    1、基本目录

    Linux是开源的软件,各Linux发行机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文件系统进行裁剪,所以Linux发行版本的目录结构也不尽相同。为了规范文件目录命名和存放标准,Linux基金会颁发了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标准。

    / bin :bin是二进制英文缩写,主要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cat,mkdir等),常用命令一般都在这里。

    / boot :存放的都是系统启动时要用到的文件。

    / dev :包含了所有Linux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文件。

    / etc :存放了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lib :存放系统动态连接共享库的。

    / home:普通用户的主目录。

    / root :根用户(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2、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在认识到Linux文件系统是树形分层的组织结构,且只有一个根节点之后。在Linux文件系统中查找一个文件,只要确定文件名和路径,就可以惟一确定这个文件。例如“/usr/games/gnect”

    绝对路径:指文件在文件系统中的准确位置。通常在本地主机上,以根目录为起点。例如“/usr/games/gnect”就是绝对路径。

    相对路径:指相对于用户当前位置的一个文件或目录的位置。如用户处在usr目录中时,只需要“games/gnect”就可确定这个文件。

    三、文件的权限

    文件的权限:Linux文件系统根据不同用户(创建者 同组用户 其它用户)划分不同权限。

    权限类型:包括读、写、执行。

    四、Linux命令

    1、常用命令

    pwd:用于显示用户在文件系统中的当前位置,该命令没有任何选项和参数,命令执行结果显示为绝对路径名。

    ls:列当前目录内容。

    cd:改变目录。

    cat:查看文件内容。

    cp:复制。

    mv:移动。

    touch:创建文件或更新时间戳。

    rm:删除文件。

    file:命令的输出将显示该文件是二进制文件、文本文件、目录文件、设备文件,还是Linux中其他类型的文件。

    mkdir:创建目录。

    rmdir:用于删除一个目录。

    2、ln

    Linux中有两种类型的链接:

    硬链接是利用Linux中为每个文件分配的物理编号——inode建立链接。因此,硬链接不能跨越文件系统。

    软链接(符号链接)是利用文件的路径名建立链接。通常建立软链接使用绝对路径而不是相对路径,以最大限度增加可移植性。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修改硬链接的目标文件名,链接依然有效;如果修改软链接的目标文件名,则链接将断开;对一个已存在的链接文件执行移动或删除操作,有可能导致链接的断开。假如删除目标文件后,重新创建一个同名文件,软链接将恢复,硬链接不再有效,因为文件的inode已经改变。

    ln:创建文件的链接文件

    ln命令一般语法格式为:image

    其中,选项“-s”表示为创建软链接。在缺省情况下,创建硬链接。参数target为目标文件,link_name为链接文件名。如果链接文件名已经存在但不是目录,将不做链接。目标文件可以是任何一个文件名,也可以是一个目录。

    3、tar

    归档文件是将一组文件或目录保存在一个文件中。

    压缩文件也是将一组文件或目录保存一个文件中,并按照某种存储格式保存在磁盘上,所占磁盘空间比其中所有文件总和要少。

    归档文件仍是没有经过压缩的,它所使用的磁盘空间仍等于其所有文件的总和。因而,用户可以将归档文件再进行压缩,使其容量更小。

    gzip是Linux中最流行的压缩工具,具有很好的移植性,可在很多不同架构的系统中使用。bzip2在性能上优于gzip,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压缩比率。如果用户需要经常在Linux和微软Windows间交换文件,建议使用zip。

    image

    目前,归档工具使用最广泛的tar命令,可以把很多文件(甚至磁带)合并到一个称为tarfile的文件中,通常文件扩展名为.tar。然后,再使用zip、gzip或bzip2等压缩工具进行压缩。tar命令主要用于将若干文件或目录合并为一个文件,以便备份和压缩。当然,之后出现tar程序的改进版本,可以实现在合并归档的同时进行压缩。

    tar命令符号模式的一般语法格式为:image

    image

  • 相关阅读:
    The type android.support.v4.app.TaskStackBuilder$SupportParentable cannot be resolved.
    Errors running builder 'Android Pre Compiler' on project
    Android SDK Version 对应的 rom 版本
    随手记Note—团队总结汇报
    第四次团队作业
    随手记note(第三次团队作业)
    随手记note(第二次团队作业)
    随手记note(记事簿)
    小学生四则运算生成器
    软件工程结对编程作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nwumanzi/p/1051109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