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读书笔记】之《把时间当做朋友》

    • 书名:《把时间当做朋友》(第3版)
    • 作者:李笑来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0

    ❀引言

    从2018年12月接触到这本书,当时看了一点就看不下去了,当时这种畅销书或者偏理性类的书与我而言真的毫无诱惑力,读起来枯燥无味。现在想想当时要是能静下心去看,就会早点接触这样的想法,心智可能会比现在更成熟一点点吧。虽然说人的心智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能得到飞速成长是不太可能的。但读完之后,我的的确确觉得自己明白了一些东西,又发现自己不明白的东西有太多了。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对时间感知方面的启蒙之作吧。真正意义上的读这本书是从四月份开始的,陆陆续续加起来读了10个小时读完,读完这本书使我也更加了解了那个传说中的李笑来老师。

    ❀导图

    ❀摘录

    • 本书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
    • 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 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
    •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
    • 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
    • 时间是个问题,可是“管理”它却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因为那是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 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换言之,人类能做的事情顶多只不过是发明改进测量时间的工具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左右时间。
    •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 这就是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最终常常吃亏的重要原因——他们总是想“马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
    •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 很高很强大的松树,也有很矮很可笑的时候。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观察到的是偏倚,感受到的是禁锢,体会到的是差距,意识到的是失望。我现在猜想,或许所有人都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不过只有少数人能够度过这一阶段。
    • 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订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恰如另一段“陈词滥调”——磨刀不误砍柴工。
    •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 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 这种工作模式成了我一生的习惯,我也因此受益无穷。直到现在,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 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
    • 不管是中国的扁鹊、李时珍,还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因为在实践中分辨因果关系的能力异于常人才成为“神医”的。
    •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 这里提供一个很实用的建议: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 人们总是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区分是“强”与“弱”。
    • 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者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不夸张地讲,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
    • 大多数人根本不思考,而少数肯思考的人的大部分又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所以,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而已。
    • 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鸿沟的唯一手段。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 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一种理解能力)。
    • 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得答案——马上获得解答往往是不可能的。
    • 爱默生说:“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 我有一个尽量坚持的原则: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 如果你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那就听我的劝告,记住一件事: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 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
    • 马跑起来比骆驼快,但骆驼一生走过的路却是马的两倍。

    ❀一句话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 相关阅读:
    概述反射和序列化
    读书笔记6pandas简单使用
    读书笔记5基于matplotlib画图
    读书笔记4数据的读入和保存
    读书笔记3数组的一些常用函数
    introduction to python for statistics,analysis笔记3
    introduction to python for statistics,analysis笔记2
    introduction to anaconda
    图像的线性空间滤波matlab实现
    C-I/O操作函数详解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xge/p/1397362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