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性能分析之上下文切换

    而在每个任务运行前,CPU 都需要知道任务从哪里加载、又从哪里开始运行,也就是说,需要系统事先帮它设置好 CPU 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

    CPU 寄存器,是 CPU 内置的容量小、但速度极快的内存。而程序计数器,则是用来存储CPU 正在执行的指令位置、或者即将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位置。它们都是 CPU 在运行任何任务前,必须的依赖环境,因此也被叫做 CPU 上下文

    CPU 上下文切换,就是先把前一个任务的 CPU 上下文(也就是 CPU 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保存起来,然后加
    载新任务的上下文到这些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最后再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新位置,运行新任务。

    根据任务的不同,CPU 的上下文切换就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场景,也就是进程上下文切换、线程上下文切换以及中断上下文切换

    1|0进程上下文切换

    Linux 按照特权等级,把进程的运行空间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CPU 特权等级的 Ring 0 和 Ring 3。进程既可以在用户空间运行,又可以在内核空间中运行。进程在用户空间运行时,被称为进程的用户态,而陷入内核空间的时候,被称为进程的内核态。
    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变,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比如,当我们查看文件内容时,就需要多次系统调用来完成:首先调用 open() 打开文件,然后调用 read() 读取文件内容,并调用 write() 将内容写到标准输出,最后再调用 close() 关闭文件。
    内核空间(Ring 0)具有最高权限,可以直接访问所有资源;
    用户空间(Ring 3)只能访问受限资源,不能直接访问内存等硬件设备,必须通过系统调用陷入到内核中,才能访问这些特权资源。

    系统调用的过程有没有发生 CPU 上下文的切换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CPU 寄存器里原来用户态的指令位置,需要先保存起来。接着,为了执行内核态代码,
    CPU 寄存器需要更新为内核态指令的新位置。最后才是跳转到内核态运行内核任务 >
    而系统调用结束后,CPU 寄存器需要恢复原来保存的用户态,然后再切换到用户空间,继续运行进程。所以,一次系统调用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两次 CPU 上下文切换。

    系统调用过程中,并不会涉及到虚拟内存等进程用户态的资源,也不会切换进程。这跟我们通常所说的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不一样的:

    进程上下文切换,是指从一个进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运行。
    而系统调用过程中一直是同一个进程在运行

    所以,系统调用过程通常称为特权模式切换,而不是上下文切换。但实际上,系统调用过程中,CPU 的上下文切换还是无法避免

    2|0进程上下文切换跟系统调用又有什么区别呢?

    进程是由内核来管理和调度的,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所以,进程的上下文不仅包括了虚拟内存、栈、全局变量等用户空间的资源,还包括了内核堆栈、寄存器等内核空间的状态。
    因此,进程的上下文切换就比系统调用时多了一步:在保存当前进程的内核状态和 CPU 寄存器之前,需要先把该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保存下来;而加载了下一进程的内核态后,还需要刷新进程的虚拟内存和用户栈。

    如下图所示,保存上下文和恢复上下文的过程并不是“免费”的,需要内核在 CPU 上运行才能完成

    每次上下文切换都需要几十纳秒到数微秒的 CPU 时间。这个时间还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在进程上下文切换次数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 CPU 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寄存器、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资源的保存和恢复上,进而大大缩短了真正运行进程的时间。这也正是上一节中我们所讲的,导致平均负载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Linux 通过 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来管理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映射关系。当虚拟内存更新后,TLB 也需要刷新,内存的访问也会随之变慢。特别是在多处理器系统上,缓存是被多个处理器共享的,刷新缓存不仅会影响当前处理器的进程,还会影响共享缓存的其他处理器的进程

    3|0什么时候会切换进程上下文

    进程切换时才需要切换上下文,换句话说,只有在进程调度的时候,才需要切换上下文。Linux 为每个 CPU 都维护了一个就绪队列,将活跃进程(即正在运行和正在等待CPU 的进程)按照优先级和等待 CPU 的时间排序,然后选择最需要 CPU 的进程,也就是优先级最高和等待 CPU 时间最长的进程来运行

    4|0进程在什么时候才会被调度到 CPU 上运行呢?

    就是进程执行完终止了,它之前使用的 CPU 会释放出来,这个时候再从就绪队列里,拿一个新的进程过来运行。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场景,也会触发进程调度,在这里我给你逐个梳理下。
    其一,为了保证所有进程可以得到公平调度,CPU 时间被划分为一段段的时间片,这些时间片再被轮流分配给各个进程。这样,当某个进程的时间片耗尽了,就会被系统挂起,切
    换到其它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运行。
    其二,进程在系统资源不足(比如内存不足)时,要等到资源满足后才可以运行,这个时候进程也会被挂起,并由系统调度其他进程运行。
    其三,当进程通过睡眠函数 sleep 这样的方法将自己主动挂起时,自然也会重新调度。
    其四,当有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运行时,为了保证高优先级进程的运行,当前进程会被挂起,由高优先级进程来运行。
    其五,发生硬件中断时,CPU 上的进程会被中断挂起,转而执行内核中的中断服务程序。

    5|0线程上下文切换

    1,线程与进程最大的区别在于,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而进程则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所谓内核中的任务调度,实际上的调度对象是线程;而进程只是给线程提供了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资源。
    可以这么理解线程和进程:

    当进程只有一个线程时,可以认为进程就等于线程。
    当进程拥有多个线程时,这些线程会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这些资源在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
    另外,线程也有自己的私有数据,比如栈和寄存器等,这些在上下文切换时也是需要保存的

    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其实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前后两个线程属于不同进程。此时,因为资源不共享,所以切换过程就跟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一样。
    第二种,前后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此时,因为虚拟内存是共享的,所以在切换时,虚拟内存这些资源就保持不动,只需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

    同进程内的线程切换,要比多进程间的切换消耗更少的资源,而这,也正是多线程代替多进程的一个优势

    6|0中断上下文切换

    为了快速响应硬件的事件,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转而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响应设备事件。而在打断其他进程时,就需要将进程当前的状态保存下来,这样在中断结束后,进程仍然可以从原来的状态恢复运行。
    跟进程上下文不同,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涉及到进程的用户态。所以,即便中断过程打断了一个正处在用户态的进程,也不需要保存和恢复这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用户态资源。

    中断上下文,其实只包括内核态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所必需的状态,包括 CPU 寄存器、内核堆栈、硬件中断参数等。对同一个 CPU 来说,中断处理比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所以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会与进程上下文切换同时发生。同样道理,由于中断会打断正常进程的调度和执行,所以大部分中断处理程序都短小精悍,以便尽可能快的执行结束。另外,跟进程上下文切换一样,中断上下文切换也需要消耗 CPU,切换次数过多也会耗费大量的 CPU,甚至严重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所以,当你发现中断次数过多时,就需要注意去排查它是否会给你的系统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

    7|0怎么查看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使用 vmstat 这个工具,来查询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主要关注以下几项

    cs(context switch)是每秒上下文切换的次数。 in(interrupt)则是每秒中断的次数。 r(Running or Runnable)是就绪队列的长度,也就是正在运行和等待 CPU 的进程数。 b(Blocked)则是处于不可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数

    另外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

    buff 设备和设备之间的缓冲

    Linux/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的``缓存

    cache cpu和内存之间的缓冲

    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这里是Linux/Unix的聪明之处,把空闲的物理内存的一部分拿来做文件和目录的缓存,是为了提高 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

    si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我的机器内存充裕,一切正常。

    so 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同上。

    bi 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
    我本机上没什么IO操作,所以一直是0,但是我曾在处理拷贝大量数据(2-3T)的机器上看过可以达到140000/s,磁盘写入速度差不多140M每秒

    bo 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例如我们读取文件,bo就要大于0。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需要调整。

    us 用户CPU时间
    我曾经在一个做加密解密很频繁的服务器上,可以看到us接近100,r运行队列达到80(机器在做压力测试,性能表现不佳)。

    sy 系统CPU时间,如果太高,表示系统调用时间长,例如是IO操作频繁。

    id 空闲 CPU时间,一般来说,id + us + sy = 100,一般我认为id是空闲CPU使用率,us是用户CPU使用率,sy是系统CPU使用率。

    wa 等待IO CPU时间。

    查看每个进程的详细情况

    cswch ,表示每秒自愿上下文切换(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数,

    nvcswch ,表示每秒非自愿上下文切换(non voluntary context switches)的次数

    所谓自愿上下文切换,是指进程无法获取所需资源,导致的上下文切换。比如说,
    I/O、内存等系统资源不足时,就会发生自愿上下文切换。
    而非自愿上下文切换,则是指进程由于时间片已到等原因,被系统强制调度,进而发生
    的上下文切换。比如说,大量进程都在争抢 CPU 时,就容易发生非自愿上下文切换

    8|0案例分析

    1,查看正常情况下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2,模拟多线程切换

    3,查看此时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4,使用pidstat查看上下文切换的情况

    分析

    1,发现cs列的上下文切换从66已经涨到了87万多

    R列:就绪队列长度已经到了7,远远超过了cpu的个数2,所以会产生大量的cpu竞争

    us和sy列:cpu使用率加起来已经到100%其中系统 CPU 使用率,也就是 sy 列高达 87%,说明 CPU 主要是被内核占用了

    in 列:中断次数也上升到了 3 万左右,说明中断处理也是个潜在的问题

    综合这几个指标,可以知道,系统的就绪队列过长,也就是正在运行和等待 CPU 的进程数过多,导致了大量的上下文切换,而上下文切换又导致了系统 CPU 的占用率升高

    2,从 pidstat 的输出你可以发现,CPU 使用率的升高果然是 sysbench 导致的,它的 CPU使用率已经达到了 100%。但上下文切换则是来自其他进程,包括非自愿上下文切换频率最高的 pidstat ,以及自愿上下文切换频率最高的内核线程 kworker 和 sshd

    3,**使用-wt 参数表示输出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指标 **

    虽然 sysbench 进程(也就是主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次数看起来并不多,但它的子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次数却有很多。看来,上下文切换罪魁祸首,还是过多的sysbench 线程

    4,查看/proc/interrupts ,查看中断使用情况

    /proc 实际上是 Linux 的一个虚拟文件系统,用于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之间的通信。/proc/interrupts 就是这种通信机制的一部分,提供了一个只读的中断使用情

    watch -d cat /proc/interrupts

    可以通过vmstat 、 pidstat 和 /proc/interrupts 等工具,来辅助排查性能问题的根源

  • 相关阅读:
    最优Django环境配置
    关于django migrations的使用
    js判断移动端是否安装某款app的多种方法
    Django升级1.9.6出现的中文本地化bug
    bootstrap响应式设计简单实践。
    Django单元测试简明实践
    Vue列表渲染
    vue 使用lib-flexable,px2rem 进行移动端适配 但是引入的第三方UI组件 vux 的样式缩小,解决方案
    Vue事件处理
    Vue表单输入绑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angshaowei/p/1432717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