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程序编译时的内存分区

    参考:http://blog.163.com/jun_south/blog/static/4867863220084261354514/

            http://blog.163.com/digoal@126/blog/static/163877040201271195312138/

    首先要了解编译程序占用的内存的分区形式: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code, constants, global, heap, stack; (内存地址从低到高)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例如: 声明在函数中的一个局部变量int b,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2、堆区(heap)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呵呵。
              例如:在c中malloc函数,如p1=(char*)malloc(10);
                       在C++中用new运算符,如p2=(char*)malloc(10);

                 但是注意p1、p2本身是在栈中的。

     

    3、常量区(global)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全局区(静态区)(static)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code)

        存放程序代码

    //main.cpp

      int a=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栈

       char s[]="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malloc(10);

       p2 = (char*)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向"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

    --------------------------------------------------------------------------------------------------------------------------------------------------------------

    详细分析栈和堆!

    1、申请

    2、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3、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4、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 Alloc分配内存,他不是在堆,也不是在栈,而是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块内存,虽然用起来最不方便。但是速度快,也最灵活。

    5、存储内容的比较

    栈: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由程序员安排。

    6、存储效率的比较

    char s1[]="aaaaaaaaaaaaaaa";

    char *s2="bbbbbbbbbbbbbbbbb";

    aaaaaaaaaaa是在运行时刻赋值的;

    而bbbbbbbbbbb是在编译时就确定的;

    但是,在以后的存取中,在栈上的数组比指针所指向的字符串(例如堆)快。

     

  • 相关阅读:
    LeetCode 224. 基本计算器 栈 双指针
    LeetCode 150. 逆波兰表达式求值 栈
    LeetCode 387. 字符串中的第一个唯一字符 哈希
    LeetCode 316. 去除重复字母 栈 哈希
    LeetCode 44. 通配符匹配 dp
    禁止屏幕旋转并同时解决以至于导致Activity重启的方法
    让振动器振动起来——Vibrator的使用
    简单的JDBC封装
    js jquery ajax 清除ie下的缓存问题
    angular.js 下拉框选中 根据后台返回值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yqfighting/p/30882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