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oj1006Biorhythms(同余定理)

    转自:http://blog.csdn.net/dongfengkuayue/article/details/6461298

    本文转自head for better博客,版权归其所有,代码系本人自己编写
    问题描述
         人自出生起就有体力,情感和智力三个生理周期,分别为23,28和33天。一个周期内有一天为峰值,在这一天,
    人在对应的方面(体力,情感或智力)表现最好。通常这三个周期的峰值不会是同一天。
    现在给出三个日期,分别对应于体力,情感,智力出现峰值的日期。然后再给出一个起始日期,
    要求从这一天开始,算出最少再过多少天后三个峰值同时出现。
    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任意两个峰值之间一定相距整数倍的周期。假设一年的第N天达到峰值,则下次达到峰值的时
    间为N+Tk(T是周期,k是任意正整数)。所以,三个峰值同时出现的那一天(S)应满足
          S = N1 + T1*k1 = N2 + T2*k2 = N3 + T3*k3
    N1,N2,N3分别为为体力,情感,智力出现峰值的日期, T1,T2,T3分别为体力,情感,智力周期。 
    我们需要求出k1,k2,k3三个非负整数使上面的等式成立。
         想直接求出k1,k2,k3貌似很难,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求出S, 可以考虑从结果逆推。
    根据上面的等式,S满足三个要求:除以T1余数为N1,除以T2余数为N2,除以T3余数为N3。
    这样我们就把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最小数,该数除以T1余N1,除以T2余N2,除以T3余N3。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剩余定理,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已经对这个问题想出了一个精妙的解法。
    依据此解法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可达到O(1)。下面就介绍一下中国剩余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介绍
         在《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
    七七数之剩二(除以7余2),问物几何?”这个问题称为“孙子问题”,该问题的一般解法国际上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具体解法分三步:
    1. 找出三个数:从3和5的公倍数中找出被7除余1的最小数15,从3和7的公倍数中找出被5除余1 的最小数21,最后从5和7的公倍数中找出除3余1的最小数70。

        2.   用15乘以2(2为最终结果除以7的余数),用21乘以3(3为最终结果除以5的余数),同理,用70乘以2(2为最终结果除以3的余数),然后把三个乘积相加(15*2+21*3+70*2)得到和233。

        3.用233除以3,5,7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05,得到余数23,即233%105=23。这个余数23就是符合条件的最小数。

         就这么简单。我们在感叹神奇的同时不禁想知道古人是如何想到这个方法的,有什么基本的数学依据吗?

    中国剩余定理分析

         我们将“孙子问题”拆分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从零开始,试图揣测古人是如何推导出这个解法的。

         首先,我们假设n1是满足除以3余2的一个数,比如2,5,8等等,也就是满足3*k+2(k>=0)的一个任意数。同样,我们假设n2是满足除以5余3的一个数,n3是满足除以7余2的一个数。

         有了前面的假设,我们先从n1这个角度出发,已知n1满足除以3余2,能不能使得 n1+n2 的和仍然满足除以3余2?进而使得n1+n2+n3的和仍然满足除以3余2?

         这就牵涉到一个最基本数学定理,如果有a%b=c,则有(a+kb)%b=c(k为非零整数),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除法运算的余数为c,那么被除数与k倍的除数相加(或相减)的和(差)再与除数相除,余数不变。这个是很好证明的。

         以此定理为依据,如果n2是3的倍数,n1+n2就依然满足除以3余2。同理,如果n3也是3的倍数,那么n1+n2+n3的和就满足除以3余2。这是从n1的角度考虑的,再从n2,n3的角度出发,我们可推导出以下三点:

    1. 为使n1+n2+n3的和满足除以3余2,n2和n3必须是3的倍数。
    2. 为使n1+n2+n3的和满足除以5余3,n1和n3必须是5的倍数。
    3. 为使n1+n2+n3的和满足除以7余2,n1和n2必须是7的倍数。

        因此,为使n1+n2+n3的和作为“孙子问题”的一个最终解,需满足:

    1. n1除以3余2,且是5和7的公倍数。
    2. n2除以5余3,且是3和7的公倍数。
    3. n3除以7余2,且是3和5的公倍数。

        所以,孙子问题解法的本质是从5和7的公倍数中找一个除以3余2的数n1,从3和7的公倍数中找一个

    除以5余3的数n2,从3和5的公倍数中找一个除以7余2的数n3,再将三个数相加得到解。

    在求n1,n2,n3时又用了一个小技巧,以n1为例,并非从5和7的公倍数中直接找一个除以3余2的数,

    而是先找一个除以3余1的数,再乘以2。

        这里又有一个数学公式,如果a%b=c,那么(a*k)%b=a%b+a%b+…+a%b=c+c+…+c=kc(k>0),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除法的余数为c,那么被除数的k倍与除数相除的余数为kc。展开式中已证明。

        最后,我们还要清楚一点,n1+n2+n3只是问题的一个解,并不是最小的解。如何得到最小解?

    我们只需要从中最大限度的减掉掉3,5,7的公倍数105即可。

    道理就是前面讲过的定理“如果a%b=c,则有(a-kb)%b=c”。所以(n1+n2+n3)%105就是最终的最小解。

    总结

       经过分析发现,中国剩余定理的孙子解法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技巧,就是以下两个基本数学定理的灵活运用:

    1. 如果 a%b=c , 则有 (a+kb)%b=c (k为非零整数)。
    2. 如果 a%b=c,那么 (a*k)%b=kc (k为大于零的整数)。
    POJ1006其实不能算是一道编程难题,只是里面用到了剩余定理。
       首先说一下数学上的计算。具体的资料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剩余定理”或者是“韩信点兵”。
    因为23、28、33这3个数互质,
    那么由剩余定理有:
          R1为28*33*a%23==1的最小的正整数(a为正整数),即a=6,R1=5544
          R2为23*33*b%28==1的最小的正整数(b为正整数),即b=19,R2=14421
          R3为23*28*c%33==1的最小的正整数(c为正整数),即c=2,R3=1288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cstring>
     3 #include <cstdio>
     4 #include <algorithm>
     5 using namespace std;
     6 
     7 int main()
     8 {
     9     int p, e, i, d;
    10     int test = 1;
    11     while (scanf("%d%d%d%d", &p, &e, &i, &d) != EOF)
    12     {
    13         if (p == -1 && e == -1 && i == -1 && d == -1)
    14             break;
    15         int sum = (5544 * p + e * 14421 + 1288 * i) % 21252;
    16         while (sum <= d)
    17             sum += 21252;
    18         printf("Case %d: the next triple peak occurs in %d days.
    ", test++, sum - d);
    19     }
    20     return 0;
    21 }
    View Code
  • 相关阅读:
    能粘贴Word 内容(含公式)的HTML编辑器
    能粘贴Word 内容(含公式)的Web编辑器
    开心的小明(背包)
    苹果(背包)
    单调递增最长子序列
    卡特兰数 Catalan数 ( ACM 数论 组合 )
    SAP CRM订单状态管理的一些重要的数据库表
    SAP WebClient UI的会话重启原理
    自己开发的一个SAP CRM订单统计工具
    SAP CRM订单抬头级别的组织架构数据是如何自动拷贝到行项目的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pAC/p/550289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