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心理学系列:《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群体心理学经典,书里将关键的观点都突出展示了,下面摘录几句:
     
    群体不擅讲理,却擅于行动。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里,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
    只要他属于有组织的群体中的一员,他就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了好几步。
    群体的智力总是劣于独处的个人。
    独处的个人能控制自己的反应能力,而群体却缺乏这种能力。
    集体观察的错误率是最高的,它往往只是某个人的幻觉,通过传染,暗示给别人。
    在群体中,蠢人、白痴、妒忌者不会再感到自己的平庸和无能,而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短暂却巨大的力量。
    如果说群体常常服从低劣的本能,有时也可以作为品德高尚和道德崇高的典范。
    影响大众想象力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所扩散和传播的方式。
     
    对群体来说,必须有个神,否则什么都谈不上。
    事实上起作用的并不是制度,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制度本身都没有好坏之分,影响群体精神的,是幻想和词语。
    获得了知识却又找不到相应的工作,这种方式肯定会把大家变成反抗者。
    词语的威力太强大了,只要好好选择,就可以给最讨厌的东西取个好名,让大家都接受。
    群体从不渴望真理
     
    书中有一段对欧洲以前学校教育的评价:
    ……因为要考试,要升级,要拿证书和文凭,光是这样就已经够呛了,加上方法糟糕,实行反自然和反社会的制度,过迟地学习实用知识,把学生关在课堂里,进行人为的训练,机械的填鸭式教育,功课过于繁重,不考虑他们的将来,不考虑他们要成年,要行使成年人的责任;不考虑年轻人马上就要进入现实社会,事先就必须接受或抵制周围的社会环境,在人际斗争中必须自卫和站稳脚跟。他们应该提前武装起来,拿起武器练习,坚韧不拔。这种必不可少的武装,这种比任何学习都重要的学习,这种扎实的常识,这种坚强的意志和精神,我们的学校没有给予他们。恰恰相反,学校远远没有让他们学到本领,反而让他们失去了为将来谋幸福的能力。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走进实际工作的第一步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痛苦的失败。他们因此而遍体鳞伤,长期遭受打击,有的就此一蹶不振。这是一种残酷而危险的考验。道德和精神失去了平衡,有可能都永远恢复不了。他们突然清醒了,完全清醒了,失望透顶,深感挫折。
     
    他们主要采取三种很明确的办法:断言、重复、感染。
     
  • 相关阅读:
    Python3之random模块常用方法
    Go语言学习笔记(九)之数组
    Go语言学习笔记之简单的几个排序
    Go语言学习笔记(八)
    Python3之logging模块
    Go语言学习笔记(六)
    123. Best Time to Buy and Sell Stock III(js)
    122. Best Time to Buy and Sell Stock II(js)
    121. Best Time to Buy and Sell Stock(js)
    120. Triangle(j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t1993/p/1475205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