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IO model之select poll epoll IO多路复用介绍

    • select 
      select最早于1983年出现在4.2BSD中,它通过一个select()系统调用来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的数组,当select()返回后,该数组中就绪的文件描述符便会被内核修改标志位,使得进程可以获得这些文件描述符从而进行后续的读写操作。 
      select目前几乎在所有的平台上支持 
        
      select的一个缺点在于单个进程能够监视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存在最大限制,在Linux上一般为1024,不过可以通过修改宏定义甚至重新编译内核的方式提升这一限制。 
        
      另外,select()所维护的存储大量文件描述符的数据结构,随着文件描述符数量的增大,其复制的开销也线性增长。同时,由于网络响应时间的延迟使得大量TCP连接处于非活跃状态,但调用select()会对所有socket进行一次线性扫描,所以这也浪费了一定的开销。
    • poll它和select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但是poll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 
      一般也不用它,相当于过渡阶段。

    • epoll 
      直到Linux2.6才出现了由内核直接支持的实现方法,那就是epoll。被公认为Linux2.6下性能最好的多路I/O就绪通知方法。windows不支持 

      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 
      比如100个连接,有两个活跃了,epoll会告诉用户这两个两个活跃了,直接取就ok了,而select是循环一遍。 
    写出漂亮的博客就是为了以后看着更方便的。
  • 相关阅读:
    ACCP7.0-S2-复习自测-15测试分析
    线程
    多线程下的单例模式
    combobox 属性、事件、方法
    java的多线程总结
    爬虫--登录网页
    shell--字符串是否为空
    python--正则表达式 字符串匹配
    mysql---表所在数据库
    python--日期操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wei5/p/93611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