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朱季谦
我最早接触到的古诗,是北宋邵雍的《山村咏怀》,时至今日,仍可完整地背诵出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小诗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门后是一个烟雨朦胧的世界,里面有一个地方叫江南。
无数的诗篇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如,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曾得到过一本厚厚的《唐诗三百首》,当时特别开心,如获至宝,每天放了学,回到家,就会抱着它在房间里大声朗诵。用稚嫩的声音,读起一首首朗朗顺口的唐诗,一遍又一遍,脑海里是白衣飘飘的诗人,是烟柳画桥旁的人家,是烟雨楼台上的繁华.......
闭上眼,仿佛看到了远处朦胧的江南。
六七年后,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把志愿都填到了江南。
别人问我,你为何那么希望去江苏念大学呢?
我笑了笑,告诉他们,因为我从小就特别向往江南,想去那里生活几年,看看现实里江南,是否与我想象的一样。
就这样,我满怀激动地坐上前往江苏的火车。火车穿过了一座座山,经过一条条河,与我同行的是我的表哥,当时他正在江苏攻读研究生,顺道送我去了学校。他跟我提到好些名胜古迹,他说金山并不高,北固山面靠长江,还有西津古渡口.......
到镇江的当天早上,仍下着蒙蒙的细雨。
拉着行李箱走出车站,看见远处朦胧的城市风景,我愣了一下,说不出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只是这里的一切,都将与想象无关。
我的宿舍在长江边,站在六楼的阳台上,目光越过不远处的树尖,可望见白茫茫的长江,而彼岸,便是扬州。四年里,我时常站在阳台上望着长江发呆,回过头,正好看见三位舍友坐在各自的桌子前,有人在唱歌,有人在学习,还有一个逗比在玩游戏,嘴里嚷嚷着快放大招......再想起时,恍然如梦。
军训结束的第一个月,我迫不及待办了一张游园卡,跟几个老乡出去玩了一番。我们最先去的是西津渡,它坐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山腰上,有一条千年的老街,这里曾是古代的渡口,又名金陵渡。
王安石曾经从这里登船北上,路过瓜洲时,写下了《泊船瓜洲》一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当日我所站的地方,便是诗里的京口,而斜对岸,即是瓜洲古渡口。
站在古诗词里写过的地方,心里会有一种莫名的欢喜。
西津渡有一条老街,街上有陶笛店,有锅盖面店,有客栈,还有卖桂花酒的小店,等等。我喜欢江南的桂花酒,以前每年桂花盛开的季节,我都会跑去西津渡买上一两瓶。它的度数很低,然入口清醇,有一股桂花与酒精混杂的香味。
离开江南后,我已许久没有喝过它,于我而言,这酒里藏的——尽是江南的山河岁月。
我跟朋友第一次去西津渡,曾特意吃了一碗锅盖面,那是镇江著名的三怪之一,除了它,还有另外两怪,分别是镇江香醋和肴肉。镇江市里有很多锅盖面店,但正宗的锅盖面据说是要把木盖放在汤水里,跟面一块煮。西津渡老街上就有这么一家,我曾去那里吃过好几次。
老街上有一座小楼,上面挂着一块刻字的牌匾——“金陵津渡小山楼”。
这是唐代诗人张祜所题的诗,当年他路过西津古渡口,写下了一首《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古时,站在京口遥望彼岸的瓜洲,月色朦胧,可望见远处两三点星火——这一幕,被永远地定格在了诗句里,犹如一张相片,它的名字叫——一眼千年(小山楼前面有一块石砖,正好刻着"一眼看千年"四个字)。
每次去西津渡,我都喜欢去小山楼走一走,在刻着"一眼看千年"的石砖正下面,有一块透明的玻璃,底下是古代砖路的遗址,可看到各个朝代的老砖。
而看着"一眼看千年"四个字,会有一种时过境迁的感觉。
站在古街上,抬头可看见高高的云台山,山巅有一座岿然屹立的古楼。
西津古渡口背靠云台山,拾阶而上,登高望远,可望见远处的金山。金山上有一座古塔。我曾有幸上过一次,爬到最高层,会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但视野与风景都无比的好,底下正好是滚滚而去的长江。站在古塔上遥望一番,可看到对岸的扬州,远处的西津渡,云台山,还有北固山、焦山,等等,尽收眼底。说起金山,它最有名的莫过于《白蛇传》里“水漫金山”一事,如今,金山寺里仍供奉着一座法海的佛像,就在塔下石阶旁的石洞深处,名为法海洞。古时的金山在长江中的一座孤岛上,需在西津古渡口乘舟前往,《白蛇传》里有“水漫金山”一说,想必当年是有这个可能的。
金山寺依山而建,穿过大雄宝殿,沿陡峭的石阶往山上爬去,期间会穿过一些禅院,可进去跪拜祈祷一番。寺门口有一只大香炉,正面刻着“江天禅道”四个大字,来寺里祈福烧香的香客都会摸一下它,据说可以沾到福气,久而久之,表面就被摸得无比光滑。
我第一次去金山寺的时候,买了一串开光的佛珠,拿来戴在手腕上,到了今天,左手腕上仍习惯戴着一串檀木佛珠,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串,而我,还有时光,都不是原来的了。
离开金山后,往西津渡的方向,沿长江边一直走去,可走到北固山。
北固山北临长江,山壁陡峭,登高临下,脚下的长江宛若一条银带,飘然而去。古时山巅上有一座甘露寺,刘备在此招亲迎娶了孙尚香。南朝梁武帝曾给北固山题过字,说是天下第一江山,如今山上仍刻着"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而到了唐宋时期,这山更是被文人墨客所深爱。唐朝诗人王湾泊船此处,写下了《次北固山下》,后来宋朝辛弃疾登北固楼怀古,一口气写下了两首词,一首“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一首“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都是如今耳熟能详的句子。若是想领悟宋词里的北固山,最适合在黄昏时分登顶,站在北固楼上俯瞰长江,可感受到一种悲壮的气氛。
除了这几处名胜古迹,镇江还有很多值得怀念的风景,如道家圣地茅山,济公原型宝志和尚圆寂所在的宝华山,还有焦山、宝塔山、南山等等,江南的名山都很俊秀,像极了北方的佳人,而除了镇江,江浙其他地方还有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每一个地方,都留有古诗词的痕迹。
我曾数次在烟花三月下扬州,去富春茶社吃早茶,去瘦西湖赏琼花与廿十四桥;也曾在白雪飘飘的冬天穿行于苏州的园林......我知道,当今的江南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处处都充满了商业的气息,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深爱。
我在京口生活了四年,当地的名胜古迹成了回忆里的一部分,看到它们的名字,我就会想起镇江,想起19路公交途经的学府路……或许很多年后,我还会把在京口的山河岁月说给我的孩子听。
江南的春夏秋冬,各有一番姿色,但我更爱那里的冬天。
因为江南一下雪,就成了一首古诗词。
我最后一次见到银装素裹的它,已是两年前,是在苏州的时候,那天早上我特意登上白雪覆盖的城楼,遥望正飘落着鹅毛大雪的姑苏古城......
记忆里,那是最后一次。
白居易写过一首词,叫《忆江南》,初识不觉词中意,再读已是词中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写于2019-06-30,晚,深圳南头古城旁,朱季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