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外企

    外企,一个听起来似乎充满光环的名字,每年众多大学毕业生向往的地方。

    说起外企,总能让人联想到很多令人心动的名词:高薪,人性化,浮动工作制,年假,完善的流程,各种福利如:旅游,室内乒乓球台,健身房,按摩椅,小食品,酸奶……

    然而真正进入了外企,时间长了,也就发现,其实外企也就那么回事。

    高薪

    所谓高薪,严格意义上来讲是高起薪,也即刚毕业的时候每个企业公开的秘密,同学们总能够从师哥师姐那里打听到这个数字,有的企业甚至爆出较去年惊人的数字来做宣传。一个个光鲜的数字吸引着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们,宣讲会的人数是基本和这个数字成正比的。

    然而由于大多数的外企,由于规模比较大,机构也相对的稳定,高起薪的背后是稳定的加薪,每年7%~10%是常道,20%则是皇恩浩荡了,除非你能够取得整个Team都认可的成就,然而如果不幸参与的项目是一个多年的产品,至多是修改一些Bug或者增加一些边边角角的功能,又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呢?大约在下看到的是这样的,也许并不符合所有外企的情形。

    于是当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很幸运的加入大的外企的时候,不如你的同学只有默默的加入了不算太大的民企。

    这一直是你引以为豪的资本,并总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大说特说你们公司的薪水,福利,在你的同学抱怨民企的加班声中附和着,心中却莫名的产生了一种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使得你进一步沉浸在美好的外企生活中,却发现越来越没有那么优越了。三年,五年,你一次次的听说你的同学升职了,又升职了,而你还是一个普通的engineer,因为外企的升职基本是由严格的年限的,有时候多少有些按资排辈的味道。你一次一次听说你的同学加薪了,又加薪了,薪水直逼你当前的薪水,甚至在五年的关头超过你。

    你越来越发现你的同学逐渐的掌握了一个系统前前后后的模块,能够完整的负责起一个项目的时候,你却还是螺丝钉,每天接受外国人的指示,在yes, ok, no problem, i am 100% agree的声音中继续做你的螺丝钉般的小功能。

    我不知道十年后会如何,在参加了多次的开发者大会后,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外企的演讲者都是外国人,中国的演讲者则多来自本土的创业企业,当听着他们如数家珍的谈着自己的创业企业如何一步步做大,系统如何一步步改进,直到今天的架构,他们外企的同学能有这种机会吗?

    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用外企的语言就是我们是很Open的。

    Open体现在很多方面,诸如高管的办公室的门始终是开着的,你可以在任何时刻走到任何的高官的办公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你必须保证,当你满怀激情的走进高官的办公室,关上门,半个小时后同样满怀激情走出办公室,你的顶头上司对你没有看法,即便你确实没有说什么,仅仅谈论了一下午餐而已。

    所以除非高层主动安排和你谈话,尽量不要没事跑到高层那里,在你的顶头上司控制范围之外和他的上司进行私密的谈话,要知道有一种关系叫表面上支持,心中的隔阂。即便是高层主动要和你谈话,最好事先和你的顶头上司事先沟通,当然不用太正式,比如在闲聊的时间抱怨一下:"今天下午又要被老大找去One on One,项目这么忙,不知道有啥事情可谈的",呵呵,一些术而已,姑妄言之姑听之吧。

    对你最重要的永远是你的顶头上司,当高层听完你的建议,OK, I will take it into consideration之后,便和你没有啥关系了,绝不会存在当你的顶头上司决定给你涨薪7%的时候,高层会出来说一句,我觉得他表现还不错,涨10%吧。

    当然,按照公司的规定,你的顶头上司也会过一段时间和你来一次One on One,问问当前的情况,问问有啥意见等等,这可不是推心置腹的时候,需要把握火候,对当前的情况说的太满意,感觉不真诚,太不满意自然领导不爱听,说没意见显得对Team不够关心,说太多意见会让人感觉你不安全。

    所以总的原则是:

    • 要多提改善性意见("code review预留的时间应该更长一些"),少提颠覆性意见("现在的项目流程有很大问题"),
    • 多提有证据的具体意见("我们有几十个Bug,可能一个星期确实做不完"),少提抽象型意见("Team之间的沟通有问题"),
    • 多说与项目相关的意见,少说与自己相关的意见(尤其不要太真实的说自己的人生规划),
    • 多说在领导意料范围之内的意见(这样会给领导以对Team的控制感,比如说天天加班到10点,领导也看在眼中,可以提一下),少说在领导意料之外的意见(即便有,请事先沟通,让领导在One on One之前就心里有数)。

    Open还体现来另外的方面,比如领导会和员工一起参加各种工作之外的活动,比如打球,比如年会表演,比如一起健身等等,而且在此过程中,往往是充满的欢声笑语的,但一定不要忘记领导就是领导,哪怕不在项目中,千万不要因为你曾经是学校的篮球高手,或是文艺主干,就能在此类的活动中充当领袖角色,在你的项目领导面前指手画脚,虽然在活动中他会夸你,没想到你还有这方面的才能,但是在领导面前充老大,这笔账是迟早要还的,比如在项目的后期不能够完成美国派来的任务的时候,你会被冠以虽然前一阵成功组织了活动,但是耽误了一些项目进度的罪名,从而影响你的绩效。

    如果你在健身房遇到领导,和你一起健身,你们可以边健身边聊的很开心,但是领导的心中的第一个想法一定是,这小子项目干完了吗,还有空工作时间健身?,并且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反映出来,比如时常关心你的工作进度,加大你的工作量等。

    浮动工作制

    所谓浮动工作制,很好听的名字,就是你早上可以推迟来,晚上可以早些走,只要能够完成任务,每天工作6个小时都可以。

    初入外企的时候,看到很多前辈可以早上十点,甚至十一点才到公司,认为浮动工作制太好了,于是拼命的工作,企图在6小时干完10个小时的活,然后有时间或学习或休息。然而最后发现,活是永远干不完的,资本家花钱请了你,会让你轻松应对?

    浮动工作制,其实就是加班不给加班费的另一种说法,也即合同中也许会写着"所有的加班费已经被计入了薪水中"。只要能够完成任务,每天工作12个小时也是应该的。晚上留下来很晚,或是早上很早被拉起来和老美开会,也是浮动的时间之中,你无话可说。为了改美国客户的一个Bug,深夜加班,你无话可说。在中国是休息日,但美国不是休息日的时候派去美国,并不补偿你的休息日,也不给三倍工资,你无话可说。

    年假

    外企的年假是相对较多的,也是外企在校园宣讲中经常引以为豪的一点。然而年假又有多少真正能够落到实处呢?其时大部分是休不到的,项目不允许,领导不允许,外国人也不允许。

    不允许当然不是显式的,而是潜规则的。项目永远是紧的,即便不那么紧,也会被人们喊得使大家觉得很紧,如果一个Team有很多人休很多假,对领导来说,好像对上面不太好交代。

    如果Team中你单独休假,你会被提醒,现在大家都在赶进度,不要因为你这个模块把项目block了。

    如果Team中大家想一起休假,领导会说,大家都在这个时候休,连backup都没有,出了事情找不到人啊。

    如果你平时想休息一天,领导会说,有什么事情吗?没什么事情可以等项目闲了些集中休息一下,明天早上可以晚来些,可能这一阵确实太累了。

    如果你想连着长假一起休,领导会说,本来就有一个星期了,还另外请,不如平时累的时候休息一天,效果好。

    如果美国人放假(如圣诞),中国不放假,美国人会在放假前有很多任务布置过来,要在这个期间赶上美国的进度。

    如果美国不放假,中国放假(如过年),总不能让美国老板找不到人吧。

    当然以上借口只是在你提出请假的时候,以商量的口气被提及,如果你真想请假,领导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批准的,因为我们是Open的嘛。然而以上借口却会使得多数员工不太敢于请假,因为大家都明白,有一种关系叫表面上支持,心中的隔阂。

    当然即便假期被批准,还是有条件的,比如"没问题,好好休息,走之前把文档(报告,邮件,代码)发出来(提交到svn)就行了"。一般这个附加条件都会耗费一些时间的,一般是第二天休,前一天晚上至少九十点走,早上请,中午才能走,中午请,下午三点多才能走。

    完善的流程

    外企的流程是非常完善的,甚至是极度的完善,过分的完善。

    所以外企一般都会有会议室预定系统,会议室永远是被占着的,一天一天的总是开会,讨论。

    例会就有模块组的,开发组的(包含多个模块),项目组的(开发和测试),Group的(同一个大老板的多个项目),all-hands的(整个公司)。

    写一篇文档要模块组review,开发组review,测试组review,和美国开会review,重新改了第二轮review。以及code review,bug review。

    每个项目组作了一个阶段后给整个项目组的demo,甚至给整个group及老外demo,说是增加visualbility。

    一般要到下午晚些时候才能够清净些写代码,晚餐后才是代码的高峰期。

    这也是为什么小公司半年作出来的东西,大公司要做几年。当然大公司这样做自然有它的道理,大公司稳定,不愁客户资源,不差钱,今年做出来或是明年做出来,客户别无选择,员工也养得起。这些小公司都做不到,必须尽快的满足客户的需要,必须在钱花完之前拉到下一个项目。

    然而这对程序员的职业生涯来说好么,我不敢评价。只是在和很多朋友讨论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一直在忙啊忙,当跳槽试图总结自己做了啥的时候,却发现就不多的东西,不多的技术,当他们去面创业公司的时候,经常会被问,你们这么长时间,怎么就做了这么个东西?

    大公司完善的流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流程是完全为此公司定制的,当然公司大,自然可以有钱从头到尾弄自己的东西,既不用常用的,也不用开源的,无论是开发工具,测试工具,代码管理工具。这也导致了员工的粘性特别强,当走出这家公司,就像换了一片天地,原来会的别人用不到,别人常用的,却不怎么会,最后只好在公司养老,好在薪水也不错,福利也不错。

    设施

    最后提及的是各种美好的设施,这是很有吸引力的。然而为了您的前途,虽不能说敬而远之,也要注意享用的时间,如中午,晚上。

    尽量不要在工作时间娱乐,甚至喧哗,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尤其是对于软件这种成果极难量化的产品,有时候表现和态度反而成了一种指标,不像销售一样,给公司带来的是真金白银,我无论怎么玩,能拿回单子就行,然而对于软件,你有绝对的证据证明成果超越别人吗?

    所以外企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团队的座位,离食品的距离越近越好,离娱乐设备的距离越远越好。离食品近,取用方便,领导看到你拿吃的也不会说什么,然而离娱乐设备近,领导办公室的门都开着,有谁胆敢长时间玩耍啊。所以娱乐设备上面玩耍的人一般都是座位离得比较远的。

    此篇就写到这里的,在外企多年,其实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和现象,当走过几个外企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相似的潜规则。

    进入中国的外企,其实是有中国特色的外企。中华文化的强大,使得所有的东西一到中国就会中国化,甚至改变了味道。很多民族如满族,回族的很多人都失去了原来民族的特色。也只有在中国,才可能存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说法,不知道释迦摩尼有何感想。上学的时候,一个我很佩服的大物老师,年纪很大,他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曾经说,上个星期我病的厉害,差点就去见马克思了。我笑道,马克思是唯物的,是不相信死后有鬼的,死后去见阎王是迷信,去见马克思就不是了?

    http://www.cnblogs.com/forfuture1978/archive/2010/04/30/1725341.html

  • 相关阅读:
    【leetcode】1215.Stepping Numbers
    【leetcode】1214.Two Sum BSTs
    【leetcode】1213.Intersection of Three Sorted Arrays
    【leetcode】1210. Minimum Moves to Reach Target with Rotations
    【leetcode】1209. Remove All Adjacent Duplicates in String II
    【leetcode】1208. Get Equal Substrings Within Budget
    【leetcode】1207. Unique Number of Occurrences
    【leetcode】689. Maximum Sum of 3 Non-Overlapping Subarrays
    【leetcode】LCP 3. Programmable Robot
    【leetcode】LCP 1. Guess Number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o_wl/p/173421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