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型(标签)选择符:所有的html标签都可以直接当做选择符来使用,比如:div/p/b...
特点:选中所有的同名标签。
运用:统一某一标签样式、清除某标签的默认样式。
2.ID选择符
语法——起名:<标签 id=”名称”></标签> css用法:#名称{属性:属性值;}
特点:唯一性(一个id名只能使用一次,可以比喻为身份证号)
运用:划分网页结构
3.类选择符(class选择符)
语法——起名:<标签 class=”名称”></标签> css用法:.名称{属性:属性值;}
特点:一个元素可以取多个类名,比如<标签 class=”名称1 名称2 名称3”></标签名>,可以比作一个人可以有多个绰号;可以制定一类样式,类名可以重复出现。
4.群组选择符:用,隔开的形式将需要设置相同属性的选择符组成一组。
语法:选择符1,选择符2,选择符3{属性:属性值;}
比如:#box,.con,h3{300px;}
5.包含选择符(也叫子代/后代选择符):通过父元素找子元素
语法:父元素 子元素{属性:属性值;}
6.伪类选择器:超链接的四种状态
(1)a:link{color:red;} 显示未点击链接的颜色为红色
(2)a:visited{color:blue;} 显示点击过的链接颜色为蓝色
(3)a:hover{color:yellow;} 鼠标滑过链接的颜色为黄色
(4)a:active{color:pink;} 鼠标按下去未松开的颜色为粉色
其中:hover最常用,当四种一起使用时应注意其顺序::link,:visited,:hover,:active。鼠标滑过父元素改变子元素样式的用法.父元素:hover 子元素{属性:属性值;}
7.通配符选择器
语法:*{ margin:0; padding:0;}控制全部页面样式,让页面所有元素都清除默认的外边距和内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