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VM探秘:四种引用、对象的生存与死亡

    本系列笔记主要基于《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 第2版》,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Java虚拟机的内存区域中,程序计数器、Java栈和本地方法栈是线程私有的,随线程而生随线程而灭,因此这几个区域的内存回收和分配都有确定性,所以主要探究的是Java堆和方法区的内存分配及回收。

    Java堆

    在Java堆中存放着所有的对象实例,垃圾收集器在对堆进行回收前,第一件事就是判断这些对象中哪些还存活,哪些已经死去(即不会再被使用到的对象)。

    Java中的引用

    JDK1.2及之前,关于引用的定义是这样的:如果一块内存中存储的数值代表的是另外一块内存的起始地址,就称这块内存代表一个引用(reference)。但是这种定义比较狭隘,一个对象就只有被引用和没有被引用两种状态。还有这样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对象:当内存空间充足时,则能继续保留在内存中,如果内存空间在垃圾收集后非常紧张,则可以抛弃这些对象。很多缓存功能都符合这样的应用场景。

    JDK1.2之后,对引用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将引用分为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软引用(Soft Reference)、弱引用(Weak Reference)、虚引用(Phantom Reference)4种,这4种引用强度依次递减:

    • 强引用(Strong Reference)就是在代码中普遍存在的,类似“Object obj = new Object()”这类的引用,只要强引用还存在,垃圾收集器永远不会回收被引用的对象。

    • 软引用(Soft Reference)是用来描述有用非必需的对象。软引用关联的对象,在系统将要发生内存溢出之前,将会对这些对象进行二次回收。如果这次回收后还没有足够的内存,才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上面所说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对象就是属于软引用。

    • 弱引用(Weak Reference)是用来描述非必需的对象,但是比软引用更弱一些,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只能生存到下一次垃圾收集发生之前。当下一次垃圾收集时,无论内存是否足够,都会回收掉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

    • 虚引用(Phantom Reference)也称为幽灵引用或者幻影引用,它是最弱的一种引用。一个对象是否有虚引用存在,完全不会对其生存时间造成任何影响,也无法通过虚引用获得一个对象实例。为对象设置虚引用的目的,就是能在这个对象被收集器回收时收到一个系统通知。

    引用计数算法

    很多书中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算法是这样的: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一个地方引用它,计数器值就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就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 的对象就是不再被使用的。

    引用记数算法虽然实现简单,判定效率也高,但是有一个弊端,就是它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下面的代码中,objA和objB互相引用,如果使用引用计数法,这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器值都为1,会导致垃圾收集器无法回收它们。

    /**
     * 引用记数算法测试
     * VM Args: -XX:+PrintGCDetails
     * Run With JDK 1.8
     * */
    public class ReferenceCountingGC {
    
        public Object instance = null;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_1M = 1024 * 1024;
        private byte[] bigSize = new byte[2 * _1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ferenceCountingGC objA = new ReferenceCountingGC();
            ReferenceCountingGC objB = new ReferenceCountingGC();
            objA.instance = objB;
            objB.instance = objA;
    
            objA = null;
            objB = null;
    
            //这时发生GC,objA和objB能否被回收?
            System.gc();
        }
    }
    

    运行结果:

    [GC (System.gc()) [PSYoungGen: 7432K->728K(38400K)] 7432K->736K(125952K), 0.0012008 secs] [Times: user=0.00 sys=0.00, real=0.00 secs] 
    [Full GC (System.gc()) [PSYoungGen: 728K->0K(38400K)] [ParOldGen: 8K->667K(87552K)] 736K->667K(125952K), [Metaspace: 3491K->3491K(1056768K)], 0.0044445 secs] [Times: user=0.00 sys=0.00, real=0.00 secs] 
    Heap
     PSYoungGen      total 38400K, used 333K [0x00000000d5c00000, 0x00000000d8680000, 0x0000000100000000)
      eden space 33280K, 1% used [0x00000000d5c00000,0x00000000d5c534a8,0x00000000d7c80000)
      from space 5120K, 0% used [0x00000000d7c80000,0x00000000d7c80000,0x00000000d8180000)
      to   space 5120K, 0% used [0x00000000d8180000,0x00000000d8180000,0x00000000d8680000)
     ParOldGen       total 87552K, used 667K [0x0000000081400000, 0x0000000086980000, 0x00000000d5c00000)
      object space 87552K, 0% used [0x0000000081400000,0x00000000814a6cf0,0x0000000086980000)
     Metaspace       used 3497K, capacity 4498K, committed 4864K, reserved 1056768K
      class space    used 387K, capacity 390K, committed 512K, reserved 1048576K
    

    从运行结果看,GC日志中包含“7432K->736K”,意味着虚拟机并没有因为两个对象互相引用就不回收它们,而说明虚拟机并不是通过引用计数算法来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

    可达性分析算法

    在很多程序语言的主流实现中,都是通过可达性分析(Reachability Analysis)来判定对象是否存活的。这个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用图论的话说就是从GC Roots到这个对象不可达)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如下图所示,对象Object 5、Object 6、Object 7虽然互相关联,但是它们到GC Roots是不可达的,所以它们将被判定为可回收的对象:

    image

    在 Java 中,可作为 GC Roots 的对象有以下几种:

    •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 本地方法栈中 JNI(即一般说的 Native 方法)引用的对象。

    对象的自我救赎

    在可达性分析算法中不可达的对象也不是“必死无疑”的,这时它们会暂时处于“缓刑”阶段,要真正宣告死亡,至少要经历两次标记过程:第一次标记是当进行可达性分析后发现没有与GC Roots相连的引用链,就标记一次;然后如果对象覆盖了finalize()方法并且还未执行过,对象就会被放入一个叫F-Queue的队列中,会有一个单独的线程依次执行队列中对象的finalize()方法,finalize()方法是对象最后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只要跟GC Roots引用链上的任意对象建立关联,就可逃脱死亡,F-Queue的队列中的对象会被第二次标记。两次标记过后如果对象还没有逃脱,那基本上它就真的被回收了。

    以下代码是对象一次自我救赎的演示:

    /**
     * 对象的一次自我救赎
     * 1. 对象可以在GC时自我救赎
     * 2. 这种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至多会被调用一次
     * */
    public class FinalizeEscapeGC {
    
        public static FinalizeEscapeGC SAVE_HOOK = null;
    
        public void isAlive(){
            System.out.println("yes, i am still aliv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super.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finalize method executed");
            //把自己赋值给类变量,即与GC Roots建立了关联
            FinalizeEscapeGC.SAVE_HOOK = 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Throwable{
            SAVE_HOOK = new FinalizeEscapeGC();
    
            //对象第一次自我救赎
            SAVE_HOOK = null;
            System.gc();
            Thread.sleep(500);
            if(SAVE_HOOK != null) {
                SAVE_HOOK.isAliv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 i am dead");
            }
    
            //第二次自我救赎失败,因为finalize()只执行一次
            SAVE_HOOK = null;
            System.gc();
            Thread.sleep(500);
            if(SAVE_HOOK != null) {
                SAVE_HOOK.isAliv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no, i am dead");
            }
        }
    }
    

    运行结果:

    finalize method executed
    yes, i am still alive
    no, i am dead
    

    从运行结果可知,SAVE_HOOK对象的finalize()方法确实被垃圾收集器触发过,并且在被回收之前成功逃脱了。代码中两段相同的代码,第二次没有成功逃脱,是因为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只会被系统自动调用一次。另外,finalize()方法运行代价高昂,不确定性大,无法保证对象的调用顺序,所以不建议使用此方法,可以用try-finally替代。

    方法区

    方法区也存在垃圾收集,只不过这块内存区域的垃圾收集效率比较低。在JDK1.6及之前,方法区的垃圾收集主要回收两部分内容:废弃常量和无用的类。但在JDK1.7的时候运行时常量池挪到了Java堆中,所以现在方法区主要是回收无用的类。运行时常量的回收跟堆内存中其他对象的回收方法基本一致。

    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会被判定为无用的类:

    • 该类所有的实例都已经被回收,也就是Java堆中不存在该类的任何实例。
    • 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 该类对应的java.lang.Class对象没有在任何地方被引用,无法在任何地方通过反射访问该类的方法。

    虚拟机可以对满足以上3个条件的无用类进行回收,也仅仅是“可以”,并不是一定会回收。是否对类进行回收,HotSpot虚拟机提供了-Xnoclassgc参数进行控制。在大量使用反射、动态代理、CGLib等ByteCode框架、动态生成JSP以及OSGi这类频繁自定义ClassLoader的场景,都需要虚拟机具备类卸载的功能,以保证方法区不会溢出。

    本文代码的 Github Repo 地址:https://github.com/cellei/JVM-Practice

  • 相关阅读:
    1维FDTD仿真
    A Personal Selection of Books on E lectromagnetics and Computational E lectromagnetics---David B. Davidson
    怎么学习计算电磁学【QUORA】
    Legendre polynomials
    获取控件的宽和高
    Fragments (官方文档中文版)
    ViewTreeObserver简介
    第一个Cocos2d-x Lua游戏
    搭建Cocos Code IDE开发环境
    Cocos2d-js中Chipmunk引擎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ellei/p/121297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