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图文】函数调用过程中栈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函数调用是通过栈来实现的,而且知道在栈中存放着该函数的局部变量。但是对于栈的实现细节可能不一定清楚。本文将介绍一下在Linux平台下函数栈是如何实现的。

    栈帧的结构

    函数在调用的时候都是在栈空间上开辟一段空间以供函数使用,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通用栈帧的结构。

    如图所示,栈是由高地址向地地址的方向生长的,而且栈有其栈顶和栈底,入栈出栈的地方就叫做栈顶。

    在x86系统的CPU中,rsp是栈指针寄存器,这个寄存器中存储着栈顶的地址。 rbp中存储着栈底的地址。 函数栈空间主要是由这两个寄存器来确定的。

    当程序运行时,栈指针RSP可以移动,栈指针和帧指针rbp一次只能存储一个地址,所以,任何时候,这一对指针指向的是同一个函数的栈帧结构。

    而帧指针rbp是不移动的,访问栈中的元素可以用-4(%rbp)或者8(%rbp)访问%rbp指针下面或者上面的元素。

    在明白了这些之后,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include <stdio.h>
    
    int sum (int a,int b)
    {
    	int c = a + b;
    	return c;
    }
    
    int main()
    {
    	int x = 5,y = 10,z = 0;
    	z = sum(x,y);
    	printf("%d\r\n",z);
    	return 0;
    }
    

    反汇编如下,下面我们就对照汇编代码一步一步分析下函数调用过程中栈的变化。

    0000000000000000 <sum>:
       0:	55                   	push   %rbp 
       1:	48 89 e5             	mov    %rsp,%rbp
       4:	89 7d ec             	mov    %edi,-0x14(%rbp) # 参数传递
       7:	89 75 e8             	mov    %esi,-0x18(%rbp) # 参数传递
       a:	8b 55 ec             	mov    -0x14(%rbp),%edx
       d:	8b 45 e8             	mov    -0x18(%rbp),%eax
      10:	01 d0                	add    %edx,%eax 
      12:	89 45 fc             	mov    %eax,-0x4(%rbp) # 局部变量
      15:	8b 45 fc             	mov    -0x4(%rbp),%eax # 存储结果
      18:	5d                   	pop    %rbp
      19:	c3                   	retq   
    
    000000000000001a <main>:
      1a:	55                   	push   %rbp	# 保存%rbp。rbp,栈底的地址
      1b:	48 89 e5             	mov    %rsp,%rbp	# 设置新的栈指针。rsp 栈指针,指向栈顶的地址
      1e:	48 83 ec 10          	sub    $0x10,%rsp	# 分配 16字节栈空间。%rsp = %rsp-16
      22:	c7 45 f4 05 00 00 00 	movl   $0x5,-0xc(%rbp) # 赋值
      29:	c7 45 f8 0a 00 00 00 	movl   $0xa,-0x8(%rbp) # 赋值
      30:	c7 45 fc 00 00 00 00 	movl   $0x0,-0x4(%rbp) # 赋值
      37:	8b 55 f8             	mov    -0x8(%rbp),%edx  
      3a:	8b 45 f4             	mov    -0xc(%rbp),%eax 
      3d:	89 d6                	mov    %edx,%esi # 参数传递 ,从右向左
      3f:	89 c7                	mov    %eax,%edi # 参数传递
      41:	e8 00 00 00 00       	callq  46 <main+0x2c> # 调用sum
      46:	89 45 fc             	mov    %eax,-0x4(%rbp) 
      49:	8b 45 fc             	mov    -0x4(%rbp),%eax # 存储计算结果
      4c:	89 c6                	mov    %eax,%esi
      4e:	48 8d 3d 00 00 00 00 	lea    0x0(%rip),%rdi        # 55 <main+0x3b>
      55:	b8 00 00 00 00       	mov    $0x0,%eax
      5a:	e8 00 00 00 00       	callq  5f <main+0x45>
      5f:	b8 00 00 00 00       	mov    $0x0,%eax 
      64:	c9                   	leaveq 
      65:	c3                   	retq   
    
    

    函数调用前

    在函数被调用之前,调用者会为调用函数做准备。首先,函数栈上开辟了16字节的空间,存储定义的3个int型变量,建立了main函数的栈。

    接着,会给三个变量进行赋值。

    以下4行代码是进行参数传递。我们可以看到是函数参数是倒序传入的:先传入第N个参数,再传入第N-1个参数(CDECL约定)。

    mov    -0x8(%rbp),%edx  
    mov    -0xc(%rbp),%eax 
    mov    %edx,%esi # 参数传递 ,从右向左
    mov    %eax,%edi # 参数传递
    

    最后,会执行到call指令处,调用sum函数。

    callq  46 <main+0x2c> # 调用sum
    

    CALL指令内部其实还暗含了一个将返回地址(即CALL指令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压栈的动作(由硬件完成)。

    具体来说,call指令执行时,先把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入栈,再跳转到对应函数执行的起始处。

    函数调用时

    进入sum函数后,我们看到函数的前两行:

    push   %rbp 
    mov    %rsp,%rbp
    

    这两条汇编指令的含义是:首先将rbp寄存器入栈,然后将栈顶指针rsp赋值给rbp。

    “mov rbp rsp”这条指令表面上看是用rsp覆盖rbp原来的值,其实不然。

    因为给rbp赋值之前,原rbp值已经被压栈(位于栈顶),而新的rbp又恰恰指向栈顶。此时rbp寄存器就已经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该寄存器中存储着栈中的一个地址(原rbp入栈后的栈顶),从该地址为基准,向上(栈底方向)能获取返回地址、参数值,向下(栈顶方向)能获取函数局部变量值,而该地址处又存储着上一层函数调用时的rbp值。

    一般而言,%rbp+4处为返回地址,%rbp+8处为第一个参数值(最后一个入栈的参数值,此处假设其占用4字节内存),%rbp-4处为第一个局部变量,%rbp处为上一层rbp值。

    由于rbp中的地址处总是“上一层函数调用时的rbp值”,而在每一层函数调用中,都能通过当时的%rbp值“向上(栈底方向)”能获取返回地址、参数值,“向下(栈顶方向)”能获取函数局部变量值。

    紧接着执行的四条指令。

    mov    %edi,-0x14(%rbp) # 参数传递
    mov    %esi,-0x18(%rbp) # 参数传递
    mov    -0x14(%rbp),%edx
    mov    -0x18(%rbp),%eax
    add    %edx,%eax
    mov    %eax,-0x4(%rbp)
    

    上述指令通过rbp加偏移量的方式将main传递给sum的两个参数保存在当前栈帧的合适位置,然后又取出来放入寄存器,看着有点儿多此一举,这是因为在编译时未给gcc指定优化级别,而gcc编译程序时,默认不做任何优化,所以看起来比较啰嗦。

    需要说明的是,sum的两个参数和返回值都是int,在内存中只占4个字节,而图中每个栈内存单元按8字节地址边界进行了对齐,所以才是下图中这个样子。

    再来看紧接着的三条指令。

    add    %edx,%eax 
    mov    %eax,-0x4(%rbp) # 局部变量
    mov    -0x4(%rbp),%eax # 存储结果
    

    上述第一条指令负责执行加法运算并将并将结果存入eax中,第二条指令将eax中的值存入局部变量c所在的内存,第三条指令将局部变量c的值读取到eax中,可以看到,局部变量c被编译器安排到了%rbp -0x4这个地址对应的内存中。

    接下来继续执行

    pop %rbp
    retq
    

    这两条指令的功能相当于下面的指令:

    mov %rbp,%rsp
    pop %rbp
    pop %rip
    

    即在操作上面两条指令的时候,首先把rsp赋值,它的值是存储调用函数rbp的值的地址,所以可以通过出栈操作,来给rbp赋值,来找回调用函数的rbp。

    通过栈的结构,可以知道,rbp上面就是调用函数调用被调用函数的下一条指令的执行地址,所以需要赋值给rip,来找回调用函数里的指令执行地址。

    所以整个函数跳转回main的时候,他的rsp,rbp都会变回原来的main函数的栈指针,C语言程序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确保函数的调用之后,还能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函数调用后

    函数最后返回的时候,继续执行下面这条指令:

    mov    %eax,-0x4(%rbp)  # 把sum函数的返回值赋给变量z
    

    上述指令将eax中的结果放入rbp -0x4所指的内存中,这里也是main的局部变量z所在位置。

    再往后的指令如下:

    mov    %eax,-0x4(%rbp) 
    mov    -0x4(%rbp),%eax # 计算结果
    mov    %eax,%esi
    mov    %eax,%esi
    lea    0x0(%rip),%rdi  
    mov    $0x0,%eax
    callq  5f <main+0x45>
    

    上述指令首先为printf准备参数,然后调用printf,具体过程和调用sum的过程相似,让CPU直接执行到main倒数第二条leave指令处。

    mov    $0x0,%eax 
    

    指令作用是将main返回值0放到寄存器eax,等main返回后调用main可拿到这个值。

    执行leave指令相当于执行如下两条指令:

    mov %rbp, %rsp
    pop %rbp
    

    leave指令首先将rbp的值复制给rsp,如此rsp就指向rbp所指的栈单元,之后leave指令将该栈单元的值pop给rbp,如此rsp和rbp就恢复成刚进入main时的状态。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在文章页面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相关阅读:
    Portable Executable 可移植可执行
    汇编跳转指令
    Java中this和super
    Java成员变量和类变量
    EasyUI select
    JAVA虚函数
    感想
    函数
    ueditor
    gitlab简介配置和参数修改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ngxb/p/1574738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