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ashMap源码解析

    作者:纯洁的微笑
    出处:www.ityouknow.com
    版权所有,欢迎保留原文链接进行转载:)

    1. 前言

    Map 这样的 key value 在软件开发中是非常经典的结构,常用于在内存中存放数据。本篇主要谈一谈 HashMap 存储结构以及其常用 API 的实现。

    众所周知 HashMap 底层是就 数组+链表 组成的,不过在 JDK1.7 和 1.8 中具体的实现稍有不同。

    2. Base 1.7

    1.7 中的数据结构图:
    HashMap1.7结构图

    先来看看 1.7 中的实现
    hashmap1.7 变量

    这是HashMap 中比较核心的几个成员变量,看看分别是什么意思?

    1. 初始化桶大小,因为底层是数组,所以这是数组默认的大小
    2. 桶最大值
    3. 默认的负载因子(0.75)
    4. table 真正存放数据的数组
    5. Map 存放数量的大小
    6. 桶大小,可在初始化时显式指定
    7. 负载因子,可在初始化时显式指定

    重点解释下负载因子
    由于给定的 HashMap 的容量大小是固定的,比如默认初始化:

         public HashMap() {
             this(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DEFAULT_LOAD_FACTOR);
         }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 +
                                                  loadFactor);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threshold = initialCapacity;
            init();
        }
    

    给定的默认容量为 16,负载因子为 0.75。Map 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往里面存放数据,当数量达到了 16*0.75=12 就需要将当前 16 的容量进行扩容,而扩容这个过程涉及到 rehash 、赋值数据等操作,所以非常消耗性能。

    因此,通常建议能提前预估 HashMap 的大小,尽量的减少扩容带来的性能损耗。

    根据代码可以看到其实真正存放数据的是:

    transient Entry&lt;K,V&gt;[] table = (Entry<K,V>[]) EMPTY_TABLE;
    

    这个数组,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Entry定义

    Entry 是 HashMap 中的一个内部类,从他的成员变量很容易看出:

    • Key 就是写入时的键
    • value 自然就是值
    • 开始的时候就提到 HashMap 是由数组和链表组成的,所以这个 next 就是用于实现链表结构
    • hash 存放的是当前 key 的 hashcode

    知晓了基本结构,那来看看其中重要的写入、获取函数:

    2.1 put 方法

    public V put(K key,V value){
    	if(table == EMPTY_TABLE){
    		inflateTable(threshold);
    	}
    	if(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int hash = hash(key);
    	int i = indexFor(hash,table.length);
    	for(Entry<K,V> e = table[i];e!=null;e=e.next){
    		Object k;
    		if(e.hash == hash && ((k = e.key)==key || key.equals(k))){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 判断当前数组是否需要初始化
    • 如果 key 为空,则 put 一个空值进去
    • 根据 key 计算出 hashcode
    • 根据计算出的 hashcode 定位出所在桶
    • 如果桶是一个链表则需要遍历判断里面的 hashcode、key 是否和传入的 key 相等,如果相等则进行覆盖,并返回原来的值
    • 如果桶是空的,说明当前没有数据存入;新增一个 Entry 对象写入当前位置。
    void addEntry(int hash,K key,V value,int bucketIndex){
    	if((size>=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resize(2*table.length);
    		hash = (null!=key)?hash(key):0;
    		bucketIndex = indexFor(hash,table.length);
    	}
    	createEntry(hash,key,value,bucketIndex);
    }
    
    void createEntry(int hash,K key,V value,int bucketIndex){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hash,key,value,e);
    	size++;
    }
    

    当调用 addEntry 写入 Entry 时需要判断是否需要扩容。如果需要就进行两倍扩容,并将当前的 key 重新 hash 并定位。而在 createEntry 中会将当前位置的桶传入到新建的桶中,如果当前桶有值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形成链表。

    2.2 get 方法

    再来看看 get 函数:

    public V get(Object key){
    	if(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Entry<K,V> entry = getEntry(key);
    
    	return null == entry ? null:entry.getValue();
    }
    
    final Entry<K,V> getEntry(Object key){
    	if(size==0)
    		return null;
    	int hash = (key == null)?0:hash(key);
    	for(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table.length)];e!=null;e=e.next){
    		Object k;
    		if(e.hash == hash && ((k = e.key)==key || (key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return null;
    }
    
    • 首先也是根据 key 计算出 hashcode,然后定位到具体的桶中
    • 判断该位置是否为链表
    • 不是链表就根据 key、key 的hashcode 判断是否相等来返回值
    • 链表则需要遍历直到 key 及 hashcode 相等时候就返回值
    • 啥都没有取到就直接返回 null

    3. Base 1.8

    不知道 1.7 的实现大家看出什么需要优化的点没有?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地方就是:

    当 Hash 冲突严重时,在桶上形成的链表会变的越来越长,这样在查询时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时间复杂度为 O(N)

    因此 1.8 中重点优化了这个查询效率。1.8 HashMap 结构图:
    1.8HashMap结构图

    先来看看几个核心成员变量: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 aka 16
     
         /**
          * The maximum capacity, used if a higher value is implicitly specified
          * by either of the constructors with arguments.
          * MUST be a power of two <= 1<<30.
          */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
         * The load factor used when none specified in constructor.
         */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transient Node<K,V>[] table;
    
        /**
         * Holds cached entrySet(). Note that AbstractMap fields are used
         * for keySet() and values().
         */
        transient Set<Map.Entry<K,V>> entrySet;
    
        /**
         * The number of key-value mappings contained in this map.
         */
        transient int size;
    

    和 1.7 大体上差不多,但还是有几个重要的区别:

    • TREEIFY_THRESHOLD 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的阀值
    • HashEntry 修改为 Node

    Node 的核心组成其实也和 1.7 中的 HashEntry 一样,存放的都是 key value hashcode next 等数据。再来看看核心方法

    3.1 put 方法

    1.8hashmap的put方法

    看似要比 1.7 的复杂,我们一步步拆解:

    1. 判断当前桶是否为空,空的就需要初始化(resize 中会判断是否进行初始化)。
    2. 根据当前 key 的 hashcode 定位到具体的桶中并判断是否为空,为空表明没有 Hash 冲突就直接在当前位置创建一个新桶即可。
    3. 如果当前桶有值(Hash 冲突),那么就要比较当前桶中的 key、key 的 hashcode 与写入的 key 是否相等,相等就赋值给 e,在第 8 步的时候会统一进行赋值及返回。
    4. 如果当前桶为红黑树,那就要按照红黑树的方式写入数据
    5. 如果是个链表,就需要将当前的 key、value 封装成一个新的节点写入到当前桶的后面(形成链表)
    6. 接着判断当前链表的大小是否大于预设的阀值,大于时就要转换为红黑树。
    7. 如果在遍历过程中找到 key 相同时直接退出遍历
    8. 如果 e!=null 就相当于存在相同的 key,那就需要将值覆盖
    9. 最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扩容

    3.2 get 方法

    public V get(Object key){
    	Node<K,V> e;
    	return (e=getNode(hash(key),key))==null?null: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Object key){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int n;
    	K k;
    	if((tab=table)!=null && (n=tab.length)>0 && (first=tab[n-1] & hash)!=null){
    		if(first.hash==hash && ((k=first.key)==key || (key!=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if((e=first.next)!=null){
    			if(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first).getTreeNode(hash,key);
    			do{
    				if(e.hash==hash && ((k=e.key)==key || (key!=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while((e=e.next)!=null);
    		}
    	}
    	return null;
    }
    

    get 方法看起来简单许多了

    • 首先将 key hash 之后取得所定位的桶
    • 如果桶为空则直接返回 null
    • 否则判断桶的第一个位置(有可能是链表、红黑树)的 key 是否为查询的 key,是就直接返回 value
    • 如果第一个不匹配,则判断它的下一个是红黑树还是链表
    • 红黑树就按照树的查找方式返回值
    • 不然就按照链表的方式遍历匹配返回值

    从这两个核心方法可以看出 1.8 中对链表做了优化,修改为红黑树之后查询效率直接提高到了 O(logn)

    但是 HashMap 原有的问题也都存在,比如在并发场景下使用时容易出现死循环。

    final HashMap<String,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String>();
    for(int i=0;i<1000;i++){
    	new Thread(new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map.put(UUID.randomUUID().toString(),"");
    		}
    	}).start();
    }
    

    但是为什么呢?简单分析下。

    上文说过 HashMap 扩容时会调用 resize() 方法,就是这里的并发操作容易在一个桶上形成环形链表;这样当获取一个不存在的 key 时,计算出的 index 正好是环形链表的下标就会出现死循环。

    如下图:

    hashmap死循环

    4. 遍历方式

    HashMap 常用的遍历方式有以下这几种:

    Iterator<Map.Entry<String,Integer>> entryIterator = 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entryIterator.hasNext()){
    	Map.Entry<String,Integer> next = entery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next.getKey()+":"+next.getValue());
    }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map.keySe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String key = iterator.next();
    	System.out.println(key+":"+map.get(key));
    }
    

    这边 强烈建议 使用第一种 EntrySet 进行遍历

    第一种可以把 key,value 同时取出,第二种还需要通过 key 取一次 value,效率较低。

    简单总结下 HashMap:无论是 1.7 还是 1.8 其实都能看出 JDK 并没有对它做任何同步操作,所以并发会出现问题,甚至出现死循环导致系统不可用。

    因此 JDK 推出了专项专用的 ConcurrentHashmap,该类位于 java.util.concurrent 包下,专门用于解决并发问题。

  • 相关阅读:
    Win7系统安装Centos7.0双系统(一)
    CentOS7安装Oracle 11g R2 详细过程——零基础
    分页整理
    文件压缩与挤压ZIP
    js阻止事件冒泡
    input上传图片
    ios web input 内边阴影
    JS中如何处理多个ajax并发请求?
    jquery的deferred使用详解
    HTTP常见状态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repation/p/944803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