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和 弦

    (1)和弦的概念
        在多声部音乐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三度关系或非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形式,称
    为和弦。
        按三度音程关系构成的和弦,音响协调丰满,在多声部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和弦体系中,
    一些和弦并非严格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构成,这些和弦对丰富和声色彩也有其特殊的效用。
       (2)三和弦
        (※)由三个音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称为三和弦。
        在构成三和弦的三个音中,更下方的一个音为和弦的根音;根音上方的第三度音称为三音;根音上方的第五度音称为五音。不管和弦中的三个音如何变换位置,其名称是不变的。
        (※)三和弦根据其三个音之间音程性质的区别而具有不同的音响性质,通常分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四种类型。
        上例中,Ⅰ、Ⅳ、Ⅴ为大三和弦,其结构为:根音到三音为大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小三度。
        上例中,Ⅱm、Ⅲm、Ⅵm为小三和弦,其结构为:根音到三音为小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大三度。
       上例中,Ⅶdim为减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三音到五音均为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减五度。
       上例中,Ⅰaug+为增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三音到五音均为大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增五度。
       三和弦中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为协和和弦,因而应用广泛;而减三和弦、增三和弦为不协和和弦,因而较少使用。
       (※)三和弦在吉他指板上的构成
        三和弦的构成音是和弦内音,构成音以外的音是和弦外音,以中音为例:C和弦的和弦内音是1、3、5;而2、4、6、7以及所有带变音记号的音都是该和弦的和弦外音。当然,低音、高音也是如此,这里就不复述了。
       (3)七和弦
        由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称为七和弦,所有七和弦均为不协和和弦。
       (4)和弦的转位
        以和弦的根音为低音的和弦称为原位和弦,以和弦的三音或五音或七音为低音的和弦,称为转位和弦。
        下面以三和弦为例作说明:
        三和弦除了根音外,还有两个音,因此三和弦有两个转位和弦。
        以三音为低音的三和弦,称为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以五音为低音的三和弦,称为三和弦的第二转位。
       (5)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
            将和弦构成音同时奏出称为柱式和弦,而将和弦构成音依次单个地奏出称为分解和弦。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都是重要的演奏方式,均被广泛地使用。
       (6)正副三和弦
        在调式音阶中,下属音、属音起着支持主音、明确调性的作用。所以,在某个调的主音、下属音、属音上构成的和弦使叫该调的正三和弦,其余级数的和弦便叫副三和弦。
       (7)和弦推算方法(高把位和弦的构成方法)
        吉他上的和弦大约有9000个,这样多的和弦我们都要记住是不可能的,而我们经常运用的和弦只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属九和弦等等几十个开放式和弦,但偶尔会碰到一些不熟悉的和弦,例如bAm(四)、C(八)等,这时候我们用和弦推算方法,就能轻松地知道这些和弦的指法了。
        A、定义:根据低把位的开放式和弦手形(左手按法),可以推算出一系列高把位(大横按)和弦,这些和弦的左手手型相同;推算时,根据和弦名称之间的音程关系移动左手食指大横按的位置——这就是和弦推算法。
    例如:
             Am(0)→Bm(二)→Cm(三)→Dm(五)→Em(七)→Fm(八) ……
    (和弦后面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左手食指大横按的位置)
        如果横按在Cm(三)与Dm(五)中间这一品位,这个和弦的名称又是什么呢?答案为#Cm(四)或bDm(四)。其余依此类推。

  • 相关阅读:
    C语言 sprintf 函数 C语言零基础入门教程
    C语言 printf 函数 C语言零基础入门教程
    C语言 文件读写 fgets 函数 C语言零基础入门教程
    C语言 文件读写 fputs 函数 C语言零基础入门教程
    C语言 fprintf 函数 C语言零基础入门教程
    C语言 文件读写 fgetc 函数 C语言零基础入门教程
    C语言 文件读写 fputc 函数 C语言零基础入门教程
    C语言 strlen 函数 C语言零基础入门教程
    Brad Abrams关于Naming Conventions的演讲中涉及到的生词集解
    适配器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nchanggui/p/94009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