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热点论坛
第十二篇 川崎病临床问题解答
1. 川崎病是什么疾病?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多表现: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2. 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日本曾有三次发病高峰,1979年15519例,1982年15519例,1986年12847例,1973年首先在日本国土以外的朝鲜半岛、中国及美、澳、欧洲相继发现;亚裔人发病较多,日本民族尤多见;多发生于婴幼儿,6~11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1.35~1.5:1),复发率约1~3%,四季皆有发病,我国以春夏之交稍多发。
3. 川崎病主要症状的表现率如何?
主要症状的表现率:发热持续5天以上(少数病例5天以内退热-轻症),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多形性皮疹常为必有项目(表现率>90%), 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率50%~75%)、掌跖红斑(90%)、硬性水肿(75%)、指端甲床皮肤移行处有小脱皮(恢复期)为必发项目(98%)。
4. 川崎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⑴ 特异性炎症疾病(感染性):耶尔森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暴发性),葡萄球菌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肺炎衣原体感染,病毒感染(麻疹、流感、EBV、HIV),白色念珠菌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⑵ 非特异性炎症疾病:Stills病,Stevons-Johnson综合征,药物过敏,疫苗接种后,烧伤后。
5. 川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主要治疗方法是川崎病的急性期治疗,明确诊断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50mg/Kg.d,分2~3次口服,热退后调整为3~5mg/(Kg·d)和病程10天内(多主张7天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目前国际上多主张2g/kg单次运用。
6.哪类病人需运用丙种球蛋白疗法?
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均采用IVGG,日本川崎病研究组IVGG疗法适应症为冠状动脉瘤高危患者,多采用原田计分法:①白细胞数>12×109/L;②血小板计数<350×109/L; ③C-反应蛋白强阳性(>4.0mg/dl);④红细胞压积<0.35;⑤血浆白蛋白<35g/l; ⑥年龄≤12个月;⑦性别,男性。以上计分方法在发病7天内计分,每项为1分,计分为4分以上为IVGG疗法的适应症。
7.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其作用机理?
⑴封闭了血液中单核细胞、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IgFc受体,阻断IgFc与IgFc受体的免疫反应;
⑵可使抗独特型抗体的修复;
⑶提供某种特异性抗体,中和抗原(毒素)作用;
⑷抑制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8. 传统首选治疗药物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
⑴抑制还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
⑵在血小板内可阻断产生血栓素A2;
9. 川崎病患者是否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
对于确诊川崎病的患者,激素的使用仅限于应用2次或更多静脉丙种球蛋白后,仍持续发热的患者。
10. 川崎病的自然病程?
川崎病的病程大约可分以下四期:
①急性期1~11天;
②亚急性期:11~21天;
③恢复期:21~60天;
④慢性期:60天以后。
11. 川崎病的病程各期的临床表现?
急性期:高热、眼结合膜充血、皮疹、口腔改变、淋巴结肿大、烦躁、血沉快、CRP增高、白细胞高;
亚急性期:体温仍可有波动,继续烦躁,较前减轻,眼结合膜充血未痊愈,指趾端脱皮,血小板增高;
恢复期:症状完全消失,眼结合膜稍留充血,淋巴结消肿,血沉、白细胞总数渐正常;
慢性期:临床表现大多正常。
12. 川崎病的病程各期冠状动脉及其他动脉的病变特点?
急性期:动脉周围炎、微血管及小动脉、小静脉炎、中型及大型的内膜炎症;
亚急性期:动脉瘤,血栓形成,中型动脉狭窄,血管壁水肿;
恢复期:血管的炎症减轻,动脉瘤可逐渐消退;
慢性期:瘢痕形成,内膜增厚。
13. 川崎病的病程各期的致命原因?
急性期:心肌炎、心律失常;
亚急性期:心肌梗死、动脉瘤破裂、心肌炎、心律失常;
恢复期: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
慢性期:心肌梗死。
14. 川崎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受累多发生在起病1-6周,心血管并发症主要涉及全身中小动脉及心脏,尤其是冠状动脉对被侵犯,部分患儿可形成冠状动脉瘤,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赛甚至猝死。
15. 儿童冠状动脉异常的标准:
5岁以下冠状动脉内径>3mm,5岁以上>4mm; 冠状动脉内径为邻近节段的1.5倍,管腔不规则。
冠状动脉病变的分类:小的冠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内径≤4mm;≥5岁年长儿冠状动脉扩张的内径小于正常1.5倍;中等大小冠脉瘤: 冠状动脉内径>4mm ≤8mm;≥5岁年长儿冠状动脉扩张的内径为正常1.5~4倍;巨大冠脉瘤:冠状动脉内径>8mm; ≥5岁年长儿冠状动脉扩张的内径大于正常4倍。
16. 川崎病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
在未经治疗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为18.6%~26.0%,多可在病程第3-5周内恢复;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3.1%~5.2%,约半数病例在病程1~2年内消退,少数发生瘤体破裂。由于冠状动脉局部管壁已纤维化,内膜增生,故不能有效扩张,严重者可发生血栓形成、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5%~10%的冠状动脉病变可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
17. 川崎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级?
18.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管理方案?
19. 川崎病后的预防接种管理?
川崎病患儿的预防接种存在两个重要问题,其一, 丙种球蛋白阻滞活的病毒疫苗复制及后天获得性免疫建立;其二,川崎病恢复期儿童在接种活的或其他疫苗后的安全性问题。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血管炎,在应用活的或死的疫苗后病情可能会突然恶化,因此川崎病后全部预防接种推迟至少3 个月(一般建议6月以后)。AHA 建议非肠道的活病毒疫苗预防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应在丙种球蛋白后延迟至少5 个月(一般建议6月以后),因为被动免疫抗体可能干扰免疫制剂免疫功能。但麻疹爆发期间,对于以前没有进行被动免疫的儿童,应早期谨慎应用麻疹疫苗,并且以后应复种疫苗。
1. 川崎病是什么疾病?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多表现: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2. 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日本曾有三次发病高峰,1979年15519例,1982年15519例,1986年12847例,1973年首先在日本国土以外的朝鲜半岛、中国及美、澳、欧洲相继发现;亚裔人发病较多,日本民族尤多见;多发生于婴幼儿,6~11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1.35~1.5:1),复发率约1~3%,四季皆有发病,我国以春夏之交稍多发。
3. 川崎病主要症状的表现率如何?
主要症状的表现率:发热持续5天以上(少数病例5天以内退热-轻症),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多形性皮疹常为必有项目(表现率>90%), 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现率50%~75%)、掌跖红斑(90%)、硬性水肿(75%)、指端甲床皮肤移行处有小脱皮(恢复期)为必发项目(98%)。
4. 川崎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⑴ 特异性炎症疾病(感染性):耶尔森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暴发性),葡萄球菌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肺炎衣原体感染,病毒感染(麻疹、流感、EBV、HIV),白色念珠菌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⑵ 非特异性炎症疾病:Stills病,Stevons-Johnson综合征,药物过敏,疫苗接种后,烧伤后。
5. 川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主要治疗方法是川崎病的急性期治疗,明确诊断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50mg/Kg.d,分2~3次口服,热退后调整为3~5mg/(Kg·d)和病程10天内(多主张7天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目前国际上多主张2g/kg单次运用。
6.哪类病人需运用丙种球蛋白疗法?
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均采用IVGG,日本川崎病研究组IVGG疗法适应症为冠状动脉瘤高危患者,多采用原田计分法:①白细胞数>12×109/L;②血小板计数<350×109/L; ③C-反应蛋白强阳性(>4.0mg/dl);④红细胞压积<0.35;⑤血浆白蛋白<35g/l; ⑥年龄≤12个月;⑦性别,男性。以上计分方法在发病7天内计分,每项为1分,计分为4分以上为IVGG疗法的适应症。
7.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其作用机理?
⑴封闭了血液中单核细胞、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IgFc受体,阻断IgFc与IgFc受体的免疫反应;
⑵可使抗独特型抗体的修复;
⑶提供某种特异性抗体,中和抗原(毒素)作用;
⑷抑制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8. 传统首选治疗药物阿司匹林的作用机理?
⑴抑制还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
⑵在血小板内可阻断产生血栓素A2;
9. 川崎病患者是否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
对于确诊川崎病的患者,激素的使用仅限于应用2次或更多静脉丙种球蛋白后,仍持续发热的患者。
10. 川崎病的自然病程?
川崎病的病程大约可分以下四期:
①急性期1~11天;
②亚急性期:11~21天;
③恢复期:21~60天;
④慢性期:60天以后。
11. 川崎病的病程各期的临床表现?
急性期:高热、眼结合膜充血、皮疹、口腔改变、淋巴结肿大、烦躁、血沉快、CRP增高、白细胞高;
亚急性期:体温仍可有波动,继续烦躁,较前减轻,眼结合膜充血未痊愈,指趾端脱皮,血小板增高;
恢复期:症状完全消失,眼结合膜稍留充血,淋巴结消肿,血沉、白细胞总数渐正常;
慢性期:临床表现大多正常。
12. 川崎病的病程各期冠状动脉及其他动脉的病变特点?
急性期:动脉周围炎、微血管及小动脉、小静脉炎、中型及大型的内膜炎症;
亚急性期:动脉瘤,血栓形成,中型动脉狭窄,血管壁水肿;
恢复期:血管的炎症减轻,动脉瘤可逐渐消退;
慢性期:瘢痕形成,内膜增厚。
13. 川崎病的病程各期的致命原因?
急性期:心肌炎、心律失常;
亚急性期:心肌梗死、动脉瘤破裂、心肌炎、心律失常;
恢复期: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
慢性期:心肌梗死。
14. 川崎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受累多发生在起病1-6周,心血管并发症主要涉及全身中小动脉及心脏,尤其是冠状动脉对被侵犯,部分患儿可形成冠状动脉瘤,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赛甚至猝死。
15. 儿童冠状动脉异常的标准:
5岁以下冠状动脉内径>3mm,5岁以上>4mm; 冠状动脉内径为邻近节段的1.5倍,管腔不规则。
冠状动脉病变的分类:小的冠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内径≤4mm;≥5岁年长儿冠状动脉扩张的内径小于正常1.5倍;中等大小冠脉瘤: 冠状动脉内径>4mm ≤8mm;≥5岁年长儿冠状动脉扩张的内径为正常1.5~4倍;巨大冠脉瘤:冠状动脉内径>8mm; ≥5岁年长儿冠状动脉扩张的内径大于正常4倍。
16. 川崎病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
在未经治疗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为18.6%~26.0%,多可在病程第3-5周内恢复;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3.1%~5.2%,约半数病例在病程1~2年内消退,少数发生瘤体破裂。由于冠状动脉局部管壁已纤维化,内膜增生,故不能有效扩张,严重者可发生血栓形成、管腔狭窄闭塞乃至心肌梗死,5%~10%的冠状动脉病变可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
17. 川崎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级?
等级 | 分级标准 |
Ⅰ | 任何时期冠状动脉均无扩张 |
Ⅱ | 急性期暂时性扩张:冠状动脉仅有轻度、暂时扩张,并在病程6~8周内恢复正常 |
Ⅲ | ≥1支冠状动脉单个的小至中等大小冠状动脉瘤 |
Ⅳ | ≥1个大的冠状动脉瘤(包括巨大冠状动脉瘤),或一支冠状动脉内多个或复杂动脉瘤但无阻塞 |
Ⅴ |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狭窄或阻塞 |
Ⅴa | 无心肌缺血 |
Ⅴb | 有心肌缺血 |
18.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管理方案?
危险水平 | 药物治疗 | 随访方案 |
Ⅰ、Ⅱ级 | 病程3个月停用阿司匹林 | 临床随访5年,时间为病程1M,2M,6M,1Y,5Y随访ECG、超声心动图必要时胸片,最后一次随访建议做运动ECG |
Ⅲ级 | 小剂量阿司匹林至少持续到动脉瘤消退,中等大小动脉瘤需加用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 | 每年心脏科随访超声心动图、ECG,并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和指导,>10岁患者每2年行负荷试验或心肌灌注显像 |
Ⅳ级 | 巨大动脉瘤需长期阿司匹林(每天3~5mg/kg)和华法令(目标INR:1.2~1.5)或低分子肝素(目标抗因子Ⅹa0.5~1.0U/ml)联合 | 每6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ECG,每年行负荷试验或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对育龄期女性,建议生殖指导 |
Ⅴa级 | 小剂量阿司匹林和华法令或低分子肝素联合,为预防缺血性发作和心功能不全,可同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等 | 每6个月行心脏科随访超声心动图、ECG,每年行负荷试验或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对育龄期女性,建议进行生殖指导 |
Ⅴb级 | 药物治疗同Ⅴa级,根据治疗指征选择旁路移植或介入等治疗措施 | 终身随访,每3-6个月/次,根据病情在不同随访时间选择各种不同检查,对育龄期女性,建议进行生殖指导 |
19. 川崎病后的预防接种管理?
川崎病患儿的预防接种存在两个重要问题,其一, 丙种球蛋白阻滞活的病毒疫苗复制及后天获得性免疫建立;其二,川崎病恢复期儿童在接种活的或其他疫苗后的安全性问题。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血管炎,在应用活的或死的疫苗后病情可能会突然恶化,因此川崎病后全部预防接种推迟至少3 个月(一般建议6月以后)。AHA 建议非肠道的活病毒疫苗预防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应在丙种球蛋白后延迟至少5 个月(一般建议6月以后),因为被动免疫抗体可能干扰免疫制剂免疫功能。但麻疹爆发期间,对于以前没有进行被动免疫的儿童,应早期谨慎应用麻疹疫苗,并且以后应复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