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评分模型的检验方法和标准通常有:K-S指标、交换曲线、AR值、Gini数等。例如,K-S指标是用来衡量验证结果是否优于期望值,具体标准为:如果K-S大于40%,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发展的模型具有成功的应用价值。K-S值越大,表示评分模型能够将“好客户”、“坏客户”区分开来的程度越大。

    评分模型的检验方法和标准通常有:K-S指标、交换曲线、AR值、Gini数等。例如,K-S指标是用来衡量验证结果是否优于期望值,具体标准为:如果K-S大于40%,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发展的模型具有成功的应用价值。K-S值越大,表示评分模型能够将“好客户”、“坏客户”区分开来的程度越大。

    例如,K-S指标是用来衡量验证结果是否优于期望值,具体标准为:如果K-S大于40%,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发展的模型具有成功的应用价值。K-S值越大,表示评分模型能够将“好客户”、“坏客户”区分开来的程度越大。

    信用评分模型介绍(一)

    2016-08-28 蒋靓 Larry Jiang Larry的风险模型分享与探讨

    引言:对于信用评分模型,很多朋友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这里做一般性的介绍,并分享自己的多年从业经验。这边短文主要包括:信用评分模型,自变量的生成、筛选、分档和转换,及常用有监督学习模型。

     

    信用评分模型

    信用评分模型是一种有监督的学习模型(Supervised Learning),数据由一群自变量X和对应的因变量y构成。传统零售信用模型中,X大致分为客户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学位等),财务信息(收入,每月生活消费,每月信贷还款额等),产品信息(LTV,信用卡类别,个人贷款用途等),征信信息(前6个月被查询次数,前6个信用卡最大利用率,未结清贷款数等);而一般取值0-1因变量y可以定义为在未来12个月是否出现欠款90天等.

    经验备注:在大数据下,很多互联网公司对个人的评估不再局限于以上几种信息,而是根据更为广泛的数据源对个人进行更全面的刻画,故有称之为客户画像。数据维度会考虑个人在社会上留下的任何数据,如手机使用行为,理财行为,社交圈,网购行为,旅游行为等等等等。大家的各方面数据其实都在被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APP收集。。。

    自变量的生成

    自变量是信用风险的来源,除了考虑直接收集的变量,信用评分建模过程中往往需要建模人员产生更多的衍生变量。这部分工作要分析人员的直觉、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大家可以通过京东和支付宝的评分一窥其自变量的维度:芝麻信用分为5个维度:身份特质,履约能力,信用历史,人脉关系,行为偏好;小白信用分也分为5个维度:身份,资产,关系,履约,偏好。

    经验备注:现在越来越多的模型技术被应用于信用模型,但是个人觉得无论高级模型还是初级模型,最为重要的是更广泛的数据和产生更多更具有预测能力的自变量。

    自变量的筛选

    自变量一旦丰富了起来,就涉及到有效变量的筛选,大致可根据一下几个原则或方法:变量的直观意义(是否跟y有关),变量的单调性或合理性,未来是否可以获取以便模型可实施,变量的区分能力(IV),变量间相关性(变量聚类),变量缺失率,分档之后的稳定性等等。

    经验备注:对于区分能力太强的变量,或缺失率很大的变量,不建议直接放入模型,可以考虑做成规则或者做成最后模型的调整。在大数据下,人们经常强调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关系,应用于精准性要求不高的营销模型问题不大。而对于精准度要求极高的信用评分模型,相关关系的应用值得推敲。

    自变量分档和转换

    为了保持模型的稳定性,信用模型一般对自变量进行分档,比如根据风险不同把年龄分成几档。这样每档需要一个值来代表这段的自变量输入,这就是变量的转换,常见的有WOE和Logit转换。通过转换后不仅实现了稳定性要求,也克服不同变量间刻度不统一的问题,还克服回归中缺失值的填充问题。

    经验备注:如果分档过粗糙,不但会降低单个变量的预测能力,也会造成最终评分集中度过高的问题。解决方法:可以考虑每档用线性插值来代替常数,也可以寻找更多能区分分数集中样本的自变量放入模型。

    有监督学习模型介绍

    目前比较流行的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后分享会逐一介绍):

    1. Logistic 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2. 决策树(Decision Tree)

    3.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4.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5. 生存分析模型(Survival Analysis Model)

    经验备注:除此上述之外,还有些高级方法或算法:集成方法(Ensemble Method)(例如随机森林(Random Forrest),Boosting,AdaBoost),深度学习方法(Deep Learning),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等。

  • 相关阅读:
    也用一下Windows Live Writer
    常用16种iOS视图切换动画
    iPad平板电脑程序开发基础规则(源址:http://www.cocoachina.com/bbs/simple/?t82559.html)
    NSXMLParser详解
    UIScrollView用法
    使用UIActivityIndicatorView 和多线程
    为视图加边框
    iPhone SDK开发基础之iPhone程序框架
    NSXMLParser详解(事例)
    iOS开发 小知识点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mssd/p/605300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