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使用iscsi服务部署网络存储

    一、iSCSI技术介绍

    1)当前硬盘接口类型有IDE、SATA、iSCSI3种类型:

    IDE是一种成熟、稳定且价格便宜的并行传输接口;

    SATA是一种传输速度更快、数据校验更完整的串行传输接口;

    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硬盘、光驱等设备之间系统级接口的通用标准,具有系统资源占用率小、转速高、传输速度等优点。

    2)iSCSI存储技术非常便捷,在访问资源存储的形式上有很大变化,不受物理环境的限制,可以把存储资源分给多台服务器使用。以往硬件设备直接通过主板的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但现在需让互联网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和通道,因此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是iSCSI技术的瓶颈。

    二、部署网络存储步骤

    1)创建RAID磁盘阵列

    第一步:虚拟机添加4块硬盘,启动系统后使用mdadm 命令创建RAID磁盘阵列:mdadm -Cv  /dev/md0 -n 3 -l 5 -x 1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即创建阵列md0磁盘,-Cv参数表示创建阵列并显示过程,-n 3 参数表示创建阵列RAID 5阵列所需的硬盘个数,-l 5参数表示创建磁盘阵列的级别,-x 1 参数表示磁盘阵列的备份盘的个数。

    第二步:磁盘阵列创建完成,mdadm -D /dev/md0命令查看磁盘阵列的信息,可看到信息中系统自动生成一个UUID,这个是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2)配置iSCSI服务

    第一步:在iSCSI服务安装服务程序targetd和配置命令工具targetcli:yum -y install targetd ,重启targetd服务并设置开机启动项;

    第二步:配置iSCSI服务端共享资源,targetcli是用于管理iSCSI服务端存储资源的专用命令:使用targetcli进入配置界面,/backstores/block是iSCSI服务端配置共享的位置,需要把RAID 5磁盘阵列加md0加到存储“资源池”中,并重新命名该文件为disk0(存储“资源池”),即进入block目录下cd /backstores/block,创建存储设备disk0加入md0磁盘阵列:create disk0  /dev/md0,回到根目录cd  /

    第三步:创建iSCSI target名称,即进入iscsi目录创建target名称,名称是系统自动生成的:cd iscsi/ --> create,此时生成了一个target名称,是共享存储的唯一标识符;然后创建一个名称与这个target名称一样的“新目录”,用于存放共享资源,例如:cd iqn.2003-01.org.linux-iscsi.mail.x8664:sn.08aa09eae9c6/,然后进入tpg1/luns将第二步中的存储设备disk0放到共享存储资源中:cd /tpg1/luns --> create /backstores/block/disk0,如此用户登录iSCSI服务端时即可默认使用这块设备提供共享存储资源。

    第四步:设置访问控制列表,即第二步完成后cd ..回到上一级目录,cd acl/进入acl列表,创建用户访问存储需要验证的名称:create [target名称]:client,后面加:client保证了名称唯一性。

    第五步:设置iSCSI服务端的IP地址和监听端口,默认端口是3260,即在第四步完成后回到上一级目录cd ..,进入portal目录并设置:cd /portal  --> create 192.168.1.102(如果无法创建则是监听端口已经备占用,需删除(delete x.x.x.x 3260)再添加)

    第六步:回到根目录 ls 命令查看配置是否完整,然后,exit(包含保存操作)命令退出,ctrl + c操作不会保存配置,最后重启tartgetd服务并设置开机启动项。

    第七步:配置firewall防火墙策略并重新加载:firewall-cmd --permanet  --add-port=3260/tcp   firewall-cmd  --reload 。

    三、配置iSCSI客户端

    1)Linux客户端(iSCSI客户端访问共享存储资源步骤:先发现 ,再登录,最后挂载并使用)

    第一步:安装iSCSI客户端服务程序initiator:yum -y iscsi-initiator-utils

    第二步:配置iSCSI客户端名称:iSCSI协议是通过客户端名称来验证,则该名称也需是iSCSI客户端的唯一标识,且必须与iSCSI服务端配置访问控制列表信息一致:

    vi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然后设置名称:InitiatorName=[target名称]:client,最后重启iscsid服务并设置开机启动项。

    第三步:发现共享存储设备: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92.168.1.102,其中iscsiadm是用于管理、查询、插入、更新或删除iSCSI数据库配置文件的命令工具,-m discovery 目的是扫描发现可用的共享存储资源,-p 参数是iSCSI服务端的IP地址。

    第四步:登录共享存储服务端:iscsiadm -m node -T [target名称]  -p x.x.x.x --login,-p参数后面加iSCSI服务端IP地址,-m node参数将客户端所在主机作为一条节点服务器。

    第五步:格式化分区:file /dev/sdb可看到新增的磁盘,mkfs.xfx  /dev/sdb 格式化磁盘,创建设备文件mkdir /iscsi,挂载磁盘到挂载点mout /dev/sdb  /iscsi,df -h即可查看挂载的结果

    第六步:当客户机使用多个远程存储资源时,需要在/etc/fstab配置文件中通过设备的UUID唯一标识符进行挂载,保证系统能正确找到设备对应的目录,使用blkid命令查看设备名称、文件系统及UUID,即blkid | grep /dev/sdb 即可看到sdb设备的参数,然后在/etc/fstab配置文件中配置系统开机自动挂载:

    vi /etc/fstab  

    UUID=[UUID名称]  /iscsi xfs defaults,_netdev 0 0

    最后,如果不需要共享存储资源了,卸载的命令是iscsiadm。

    2)window客户端

    第一步: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运行iscsi服务程序,在“配置”卡片中设置iSCSI发起程序的名称为iSCSI服务端中acl配置的名称,即[target名称]:client,然后在“目录”卡片中输入iSCSI服务端IP地址,连接正常后点击确认。

    第二步:右击我都电脑“管理”,打开存储管理程序,格式化新的磁盘即可使用。

  • 相关阅读:
    搜索回车跳转页面
    登录验证码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之插入排序
    PAT 乙级 1044 火星数字 (20 分)
    PAT 甲级 1035 Password (20 分)
    PAT 甲级 1041 Be Unique (20 分)
    PAT 甲级 1054 The Dominant Color (20 分)
    PAT 甲级 1027 Colors in Mars (20 分)
    PAT 甲级 1083 List Grades (25 分)
    PAT 甲级 1005 Spell It Right (20 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eiyuncai/p/90152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