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ocket

    https://mp.weixin.qq.com/s/NkbW465NAmhDsETksd2M0g

     
    介绍ErrorEvaluator的实现。
     
     
    1. 基本介绍
     
    ErrorEvaluator用于判断请求(Request)是否符合某种模式(Pattern)。
    若符合,则下游节点针对这个请求的响应消息中应该报告错误。
     
    2. RequestPattern
     
     
    1) 测试方法:test: TLBundleA => Bool
     
    a. 输入参数:TLBundleA,可以看出这个方法只能测试channel a的请求;
    b. 返回值:Bool,返回测试结果,即是否满足模式;
     
    2) 调用测试方法
     
    根据RequestPattern的定义可以看出:测试方法是固定的,待测试的对象是变化的。需要测试某个请求时,直接把该请求传入RequestPattern对象的apply方法即可:
     
    3) 测试方法实例:overlaps
     
    判断请求中的地址是否与指定的AddressSet序列中的某一个重叠:
     
    包含两个参数列表:
    a. pattern: Seq[AddressSet]:预先指定的一组AddressSet;
    b. a: TLBundleA:channel a输入的请求;
     
    这里第一个参数列表命名为pattern并不合适,为了不与RequestPattern中的Pattern混淆,直接使用sets或者addressSets比较合适:
     
    使用的地方在AtomicAutomata中:
     
    4) 隐式类型转换:Seq[AddressSet] => RequestPattern
     
    把一组AddressSet隐式转换为一个RequestPattern,意在简化RequestPattern的创建。如上面的overlaps的使用实例可以转换为如下写法:
     
    Desugar一下:
     
    3. TLErrorEvaluator
     
    用于检测错误请求的LazyModule节点:
     
    1) 类参数
     
    a. test: RequestPattern:用于匹配的请求模式;这里建议把test重命名为pattern,毕竟测试方法(test)已经封装在RequestPattern里面了,这里看到的是请求模式,而非测试方法。两者属于不同层次的概念,外层封装要对外屏蔽内部实现细节。
     
    b. testOn: BooleanIf testOn is true, it will assert fail if these transactions do not already error.
    c. testOff: BooleanIf testOff is true, it will assert fail if these transactions otherwise error.
    d. deny: Boolean:deny的意义难以理解,使用的地方都使用默认值false,相当于不起作用,这里先不考虑;
     
    2) d_error
     
     
    规范中channel d的d_error信号被拆分成d_corrupt和d_denied两个:
     
    两者的意义如下:
    a. d_corrupt表示带数据的响应消息有错;
    b. d_denied表示请求被拒绝;
     
    d_denied有两重意义:
    a. 如果有数据,意思与corrupt相同,即数据有问题;
    b. 如果没数据,意思是拒绝请求(主观上)或者无法完成请求(客观上);
     
    3) diplomacy node
     
    用于与上下游节点相连,这里对manager参数向上传递的函数managerFn进行了适配:
     
    A. mayDenyPut = true
     
    表示Put消息的响应消息中的d_denied信号是否可能为真。
     
    Put请求的响应是AccessAck,不包含Data,所以不能使用d_corrupt信号表示消息是否有错,而只能使用d_denied信号来表示。
     
    因此模式匹配的结果只能注入到d_denied信号中,mayDenyPut可能为真。
     
    B. mayDenyGet = m.mayDenyGet(deny = false)
     
    表示Get消息的响应消息中的d_denied信号是否可能为真。
     
    Get请求的响应是AccessAckData,包含Data,所以可以使用corrupt信号表示是否有错,而不使用d_denied这个信号。
     
    因此模式匹配结果可以注入d_corrupt信号,mayDenyGet取决于下游节点的能力;
     
    4) lazy module
     
    实现请求模式匹配及其匹配结果使用的逻辑。
     
    A. 成对的输入边和输出边
     
     
    B. 默认直连
     
    ErrorEvaluator只在模式匹配时时才介入:
     
    C. 记录是否注入匹配状态信息的内存
     
     
    D. 当前匹配状态
     
     
    E. 记录匹配状态
     
     
    F. 是否注入匹配状态:d_inject
     
    a. bypass:请求是否可以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内返回:
     
     
    b. d_inject
     
    如果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内返回响应消息,inject_map中的信息还没来得及更新,需要使用inject_now的值:
     
    这里使用的是Mem,而非Reg。但是Mem也具有相同的特性,即写入的值需要等待下来一个时钟周期才更新:
     
    G. d_first/d_last/d_hasData
     
     
    H. corrupt
     
    根据d_corrupt的定义,只有包含数据时,才注入模式匹配结果:
     
    I. denied(deny = false)
     
    a. 如果不包含数据,则注入模式匹配结果,因为不能使用d_corrupt信号注入模式匹配结果
    b. 如果包含数据,则不注入模式匹配结果,因为可以使用d_corrupt信号注入模式匹配结果
     
    J. detect:下游节点是否报错
     
    A. d_detect(deny = false)
     
    标识下游节点返回的错误,包括corrupt和denied两种错误:
     
    B. r_detect
     
    r_detect是一个寄存器,存放d_detect的值:
    其中:
    a. 当d_first为真即第一个beat时,r_detect中还没有存值(需要下一个时钟周期才能存入d_detect并生效),所以不能使用r_detect的值;
    b. 当d_first为假即后续的beat时,r_detect也参与产生d_detect;因为规范规定,错误信号要一直拉高;
     
    K. 错误的来源
     
    总结下来,错误的来源有两个:
    a. 下游报上来的错误;
    b. 模式匹配产生的结果,因为注入到corrupt或denied信号中,所以也可以称为错误;
     
    L. assert testOn
     
    assert的触发条件:
    a. testOn = true;
    b. out.d.fire();
    c. d_last;
    d. d_inject为真,即模式匹配成功;
    e. d_detect为假,即下游节点未报错;
    f. d_hint为假,即不是HintAck消息;
     
    总结:模式匹配报错,下游节点未报错,则触发;
     
    M. assert testOff
     
    assert的触发条件:
    a. testOff = true;
    b. out.d.fire();
    c. d_last;
    d. d_inject为假,即模式匹配失败;
    e. d_detect为真,即下游节点报错;
     
    总结:模式匹配未报错,下游节点报错,则触发;
     
    N. testOn/testOff
     
    两个assert综合在一起,即是要求模式匹配和下游节点同时报错。也就是可以检测到下游节点是否按照预定的模式报告错误,用以验证下游节点的实现是否正确。
     
    4. deny
     
    前面都使用deny的默认值false,相当于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这里考虑一下deny的意义,以及其值为true的情况。
     
    1) 意义
     
    结论:是否把模式匹配结果注入到所有响应消息的d_denied信号。
     
    2) managerFn
     
     
    如果deny = false,即不把模式匹配结果注入到带数据响应消息的d_denied信号中,前面已经分析了。
     
    如果deny = true,即把模式匹配结果注入到所有消息的d_denied信号中,那么Get消息的响应消息即AccessAckData消息中的d_denied信号也可能为真,即mayDenyGet = true。
     
    3) d_inject
     
    a. 如果deny = false,是否注入取决于响应消息是否包含数据;
    b. 如果deny = true,则无论响应消息是否包含数据,一定会注入;
     
    4) d_detect
     
     
    如果deny = true,则模式匹配信息会注入到所有消息的d_denied信号中,此时只需要检测下游节点报告的d_denied信号,以与d_inject比对即可。
     
    如果deny = false,则模式匹配信息不会注入到带数据响应消息的d_denied信号中,此时需要检测下游节点报告的d_corrupt信号。
     
    5) 受deny约束的节点
     
    ErrorEvaluator节点用于对下游节点返回的错误信息进行验证,那么两者的行为需要保持一致。具体而言,主是ErrorEvaluator节点,从是下游节点。也就是下游节点的行为需要符合ErrorEvaluator节点的要求。
     
    所以deny首先约束的是ErrorEvaluator节点,然后间接约束下游节点。
     
    当deny = false时,部分情况下d_denied信号中未注入模式匹配信息,那么下游节点返回的d_denied信号也不包含全部信息,所以需要检查下游节点返回的d_corrupt信号。
     
    当deny = true时,d_denied包含所有情况下的模式匹配信息,那么下游节点返回的d_denied中应该包含全部信息,所以不需要检查下游节点返回的d_corrupt信号。
     
    6) ErrorEvaluator对下游节点的要求
     
    ErrorEvaluator对下游节点的要求从何而来呢?
    只有一个,就是模式匹配。
     
    所以模式匹配信息在哪里,就检查哪里。
  • 相关阅读:
    web前端
    touch.js——手机端的操作手势
    js实现touch移动触屏滑动事件
    Javascript闭包(Closure)
    javascript的垃圾回收机制与内存管理
    浏览器渲染页面
    Web前端面试题目汇总
    gulp VS grunt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建议88 用枚举实现工厂方法模式更简单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建议86,87 default值,valueOf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jcdx/p/113332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