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的代码缩进和冒号

    一般语言一样采用{}或者begin...end分隔代码块,而是python中,采用代码缩进和冒号来区分代码之间的层次。

    缩进的空白数量是可变的,但是所有代码块语句必须包含相同的缩进空白数量,这个必须严格执行。


    有时候代码采用,合理的缩进但是缩进的情况不同,代码的执行结果也不同。有相同的缩进的代码表示这些代码属于同一代码块。

    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coding: UTF-8 -*-
    if True:
      print("Hello girl!")
    else:
      print("Hello boy!")
    print("end")
    print("=========华丽的分割线===========")
    if True:
      print("Hello girl!")
    else:
      print("Hello boy!")
      print("end")

    运行结果:

    分割线以上的print("end")未缩进与if对齐,因此它与if属于同一代码块,执行完if的操作,执行输出。

    分割线一下的print("end")与print("Hello boy!")保持一致的缩进,则它与print("Hello boy!")属于else之内的代码块。

     缩进相同的一组语句构成一个代码块,我们称之代码组。

     像if、while、def和class这样的复合语句,首行以关键字开始,以冒号( : )结束,该行之后的一行或多行代码构成代码组。

     我们将首行及后面的代码组称为一个子句(clause)

    Python多行语句

    Python语句中一般以新行作为为语句的结束符。但是我们可以使用斜杠( )将一行的语句分为多行显示。

    1
    2
    3
    4
    5
    6
    7
    num1 = 1
    num2 = 2
    num3 = 3
    total = num1 +
    num2 +
    num3
    print("total is : %d"%total)

    语句中包含[], {} 或 () 括号就不需要使用多行连接符

    1
    2
    3
    days =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print(days)

    Python代码中一行只能有一个语句,以新行作为为语句的结束符。如果一行含有多个语句将会抛出异常。

    该种方式完全是像java在声明变量呀。

    Python2中貌似可以用分号分隔,我机器上没有装2.x没有试,亲测Python3下不可以。

    正解如下:

    1
    2
    3
    4
    5
    num1,num2,num3 =1,2,3
    total = num1 +
    num2 +
    num3
    print("total is : %d"%total)

    Python空行

    函数之间或类的方法之间用空行分隔,表示一段新的代码的开始。类和函数入口之间也用一行空行分隔,以突出函数入口的开始。

    空行与代码缩进不同,空行并不是Python语法的一部分。书写时不插入空行,Python解释器运行也不会出错。但是空行的作用在于分隔两段不同功能或含义的代码,便于日后代码的维护或重构。

    记住:空行也是程序代码的一部分。

  • 相关阅读:
    permission 文档 翻译 运行时权限
    TabLayout ViewPager Fragment 简介 案例 MD
    Log 日志工具类 保存到文件 MD
    OkHttp 官方wiki 翻译 MD
    Okhttp 简介 示例 MD
    OkHttp 官方Wiki之【使用案例】
    DialogPlus
    倒计时 总结 Timer Handler CountDownTimer RxJava MD
    RecyclerView 判断滑到底部 顶部 预加载 更多 分页 MD
    CSS3的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与移动设备显示尺寸大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yao1/p/746209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