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AutoLayout的那些事儿

    转自:http://www.cocoachina.com/ios/20160530/16522.html

    本文投稿文章,作者:MangoMade(简书

    AutoLayout非常强大也非常易用,可读性也很强,加上各种第三方AutoLayout库,让你布起局来犹如绷掉链子的狗!根本停不下来!以前的

    label.frame.origin.y + label.frame.size.height + 10

    如今只用:

    button.snp_makeConstraints{
        $0.top.equalTo(label.snp_bottom).offset(10)
    }

    真是好用得不要不要。

    可是,我在使用AutoLayout却遇到不少坑,翻阅了不少博客网站才找到了我认为的比较不错的解决方案。我把这些内容贴出来,如果其中有误,可以在下方留言指出,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本文主要分四部分:

    • updateViewConstraints与updateConstraints篇

    • AutoLayout与Frame篇

    • AutoLayout动画篇

    • AutoLayout比例设置

    其中‘篇’字体现了本文作者对逼格的追求。

    updateViewConstraints与updateConstraints篇

    基本用法

    updateViewConstraints与updateConstraints是AutoLayout出现后新增的api,updateConstraints主要功能是更新view的约束,并会调用其所有子视图的该方法去更新约束。

    而updateViewConstraints的出现方便了viewController,不用专门去重写controller的view,当view的updateConstraints被调用时,该view若有controller,该controller的updateViewConstraints便会被调用。

    两个方法都需要在方法实现的最后调用父类的该方法。并且这两个方法不建议直接调用。

    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这两个方法有时候不会被系统调用。后来我看到public class func requiresConstraintBasedLayout() -> Bool方法的描述:

    constraint-based layout engages lazily when someone tries to use it (e.g., adds a constraint to a view). If you do all of your constraint set up in -updateConstraints, you might never even receive updateConstraints if no one makes a constraint. To fix this chicken and egg problem, override this method to return YES if your view needs the window to use constraint-based layout.

    大意是说,视图并不是主动采用constraint-based的。在非constraint-based的情况下-updateConstraints,可能一次都不会被调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重写该类方法并返回true。

    这里要注意,如果一个view或controller是由interface builder初始化的,那么这个实例的updateViewConstraints或updateConstraints方法便会被系统自动调用,起原因应该就是对应的requiresConstraintBasedLayout方法返回true。而纯代码初始化的视图requiresConstraintBasedLayout方法默认返回false。

    所以在纯代码自定义一个view时,想把约束写在updateConstraints方法中,就一定要重写requiresConstraintBasedLayout方法,返回true。

    至于纯代码写的viewController如何让其updateViewConstraints方法被调用。我自己的解决办法是手动调用其view的setNeedsUpdateConstraints方法。

    How to use updateConstraints?

    文档中对于这两个方法提的最多的就是,重写这两个方法,在里面设置约束。所以一开始我认为这两个方法是苹果提供给我们专门写约束的。于是便开始尝试使用。

    直到后来在UIView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You should only override this method when changing constraints in place is too slow, or when a view is producing a number of redundant changes.

    “你只因该在添加约束过于慢的时候,或者一次要修改大量约束的情况下重写次方法。”

    简直是让人觉得又迷茫又坑爹。updateConstraints方法到底应该何时使用

    后来看到how to use updateConstraints这篇文章。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 尽量将约束的添加写到类似于viewDidLoad的方法中。

    • updateConstraints并不应该用来给视图添加约束,它更适合用于周期性地更新视图的约束,或者在添加约束过于消耗性能的情况下将约束写到该方法中。

    • 当我们在响应事件时(例如点击按钮时)对约束的修改如果写到updateConstraints中,会让代码的可读性非常差。

    关于性能,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

    class MMView: UIView {
        override init(frame: CGRect) {
            super.init(frame: frame)
            self.backgroundColor = UIColor.grayColor()
            initManyButton()
            //初始化时添加约束
            test() //每次只有一个test()不被注释就好
        }
        override func touchesBegan(touches: Set, withEvent event: UIEvent?) {
            //响应事件时添加约束
            //test()
        }
        override func updateConstraints() {
            //updateConstraints中添加约束
            //test()
            super.updateConstraints()
        }
        func test(){
            let then = CFAbsoluteTimeGetCurrent()
            addConstraintsToButton()
            let now = CFAbsoluteTimeGetCurrent()
            print(now - then)
        }
        required init?(coder aDecoder: NSCoder) {
            fatalError("init(coder:)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
        let buttonTag = 200
        func initManyButton(){
            for index in 0...1000{
                let button = UIButton(type: .System)
                button.tag = buttonTag + index
                self.addSubview(button)
            }
        }
        func addConstraintsToButton(){
            for index in 0...1000{
                if let button = self.viewWithTag(index+buttonTag){
                    button.snp_makeConstraints{ make in
                        make.center.equalTo(self)
                        make.size.equalTo(self)
                    }
                }
            }
        }
    }

    分别将设置约束写在init中、写在updateConstraints中、写在事件响应方法中 的时间消耗进行测试,对1000个button添加约束,每个添加4个约束。

    • init中,时间消耗约为0.37秒

    • 写在updateconstraints中,时间消耗约为0.52秒

    • 写在事件响应方法中,时间消耗约为0.77秒

    所以,结论,还是将约束的设置写在viewDidLoad中或者init中。没事儿尽量不去碰updateConstraints。除非对性能有要求。

    关于UIView的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属性

    最近在对AutoLayout的学习中发现,很多人似乎对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的误解非常大,很多时候遇到问题总有人会在下面回答到:把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设置成false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

    那么这个属性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其实这个属性的命名已经把这个属性的功能解释的非常清楚了。

    除了AutoLayout,AutoresizingMask也是一种布局方式。这个想必大家都有了解。默认情况下,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 = true , 此时视图的AutoresizingMask会被转换成对应效果的约束。这样很可能就会和我们手动添加的其它约束有冲突。此属性设置成false时,AutoresizingMask就不会变成约束。也就是说 当前 视图的 AutoresizingMask失效了。

    那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设置这个属性呢?

    当我们用代码添加视图时,视图的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属性默认为true,可是AutoresizingMask属性默认会被设置成.None。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去动AutoresizingMask,那么AutoresizingMask就不会对约束产生影响。

    当我们使用interface builder添加视图时,AutoresizingMask虽然会被设置成非.None,但是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默认被设置成了false。所以也不会有冲突。

    反而有的视图是靠AutoresizingMask布局的,当我们修改了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后会让视图失去约束,走投无路。例如我自定义转场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转场后的视图并不在视图的正中间。

    所以,这个属性,基本上我们也不用设置它。

    AutoLayout与Frame篇

    在使用AutoLayout的时候你可能也会同时也会用到frame,比如需要用到layer的时候。

    那么你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想让layer的尺寸是由其它视图尺寸设定的,而这个视图又是由约束控制布局的。如果将layer的初始化与view的初始化放在一个方法中,类似于viewDidLoad的方法中

    layer.bounds = CGRectMake(0,0,view.bounds.size.widith * 0.5,50)

    那么很可能最终layer的宽度是0。

    这是因为约束被设置之后它并不会立即对view作出改变,而是要等到layout时,才会对视图的尺寸进行修改。而layout通常是在视图已经加载到父视上时。

    所以我们如果在viewDidLoad中设置了约束,要等到viewDidAppear时view的尺寸才会真正改变。

    那么,如果需要既用约束布局,又用frame布局,如果能让它们很好的协作呢?

    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是:吧frame设置写到layoutSubviews中或者写到viewDidLayoutSubviews中即可。因为约束生效时view的center或者bounds就会被修改,center或者bounds被修改时layoutSubview,就会被调用,随后viewDidLayoutSubviews就回被调用。这个时候,设置约束的视图frame就不再是(0,0,0,0)了

    如果我们必须要将约束和frame写在同一方法中,写完约束就设置frame,而不是想把frame的设置写到layoutSubview中(比如我们设置好约束后马上就想根据约束的结果计算高度),那么我们还可以在设置完约束之后手动调用layoutIfNeeded方法,让视图立即layout,更新frame。在这之后就可以拿到设置约束的视图的尺寸了。

    AutoLayout动画篇

    这篇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介绍约束布局的视图如何进行位移动画。

    如果我们的一个视图是通过设置frame来布局的,那么我们在位移动画时直接改变frame就可以了。很简单。

    可是在约束布局的视图中,设置frame这个办法就无效了。那我们怎么办?

    网上有很多人的办法就是:拿到想要做动画的约束,在动画之前对约束进行修改,在动画的block中调用setNeedsLayout方法。

    这个方法我觉得非常的麻烦,为了方便地拿到约束,我们通常还需要把约束设置成属性,动画一多那岂不就是完蛋了?

    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设置视图的transform属性。

    比如我想要让视图做一个x轴+50的位移,

    self.view.transform = CGAffineTransformMakeTranslation(50, 0)

    这样设置即可。CGAffineTransformMakeTranslation这个方法就是设置位置。

    AutoLayout比例设置

    如果我们用autoLayout想把一个视图的中心设置到屏幕横向和纵向的1/4处:

    button.snp_makeConstraints{ make in
        make.centerX.equalTo(self.view).multipliedBy(0.25)
        make.centerY.equalTo(self.view).multipliedBy(0.25)
    }

    这就相当于

    button.center = CGPointMake(self.view.bounds.size.width * 0.25 ,self.view.bounds.size.height * 0.25)

    那么AutoLayout中的倍数,具体表示什么呢?

    let view = UIView()
    self.view.addSubview(view)
    var bottomConstraint : Constraint!
    view.snp_makeConstraints { (make) in
        make.height.equalTo(50)
        make.width.equalTo(50)
        make.centerX.equalTo(self.view.snp_centerX)
        bottomConstraint = make.bottom.equalTo(self.view.snp_centerY).constraint
    }
    self.view.layoutIfNeeded()
    print(view.frame)
    //打印结果 y:318 height:50 和为368
    bottomConstraint.uninstall()
    view.snp_makeConstraints { (make) in
        make.bottom.equalTo(self.view.snp_centerY).multipliedBy(1.5)
    }
    self.view.layoutIfNeeded()
    print(view.frame)
    //打印结果 y:318 height:50 和为552,刚好是368的1.5倍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某条边的约束的倍数代表着这条边到相对边的距离的倍数
    //上面代码中的1.5倍让bottom边到y = 0边的距离变成了1.5倍
  • 相关阅读:
    Comparable内部比较器 和 Comparator外部比较器
    java——包装类数据缓存 ==号详解
    java——包装类中的equals方法
    Eclipse怎么改变@author 姓名
    非常简约学生管理系统——HashSet进行编写
    TreeMap——实现comparable接口并重写CompareTo方法
    flume收集日志直接sink到oracle数据库
    大文件多个服务器复制拷贝
    oracle创建用户表空间
    缓存策略:redis缓存之springCach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eiyu-mdm/p/55654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