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 IO barrier

         I/O顺序问题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问题,它涉及的层次比较多,从VFS page cache到I/O调度算法,从IO子系统到存储外设。而Linux I/O barrier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可能很多人认为,在做了文件写操作后,调用fsycn就能保证数据可靠地写入磁盘。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如此。但是,由于缓存的存在,fsycn这些同步操作,并不能保证存储设备把数据写入非易失性介质如果此时存储设备发生掉电或者硬件错误,此时存储缓存中的数据将会丢失。这对于像日志文件系统中的日志这样的数据,其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日志文件系统中,数据的写入和日志的写入存在先后顺序。如果顺序发生错乱,则可能破坏文件系统。因此必须要有一种方式,来知道写入的数据是否真的被写入到外部存储的非易失性介质,比便文件系统根据写入情况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如果把fsycn理解成OS级别同步的话,那么对于Barrier I/O,我的理解就是硬件级别的同步。

        I/O barrier请求用来保证I/O请求的顺序。其主要是针对那些需要保证顺序的写请求,比如日志的checkpoint。在请求队列中,那些排在barrier请求前的请求,必须在barrier请求开始之前完成。(这里所说的完成是指数据写入物理介质,而不是保存在OS或者设备缓存中);而那些排在barrier请求后的请求,只有在barrier请求完成后才能开始(这儿所说的完成,同样是指barrier请求的捎带数据写入物理介质)。

         
          总的来说, I/O barrier请求拥有一下两个性质:

    1.请求顺序

          非barrier请求不能跨越barrier请求。barrier请求之前的请求必须先于barrier请求进行处理,barrier请求之后的请求必须在barrier请求完成后进行处理。

          根据磁盘驱动器的特性,以上条件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
          (1)对于设备队列深度大于1(TCQ设备)并且支持ordered 
    tag的设备,块设备层只需要发送一个标为ordered的请求来作为barrier,底层驱动,控制器和磁盘驱动器负责确保请求的顺序。现在,大多数SCSI控制器/磁盘驱动器都应该支持这个特性。

          (2)对于设备队列深度大于1但是不支持ordered tag的设备,块设备层确保barrier请求往设备分发前,之前的请求将先被处理完。块设备层也会延迟barrier请求之后的请求,直到barrier请求完成。老的SCSI控制器/磁盘驱动器以及SATA磁盘驱动器属于这类设备。
          (3).对于设备队列深度为1的设备,这种设备相当于ii类设备的特例。只要保证分发的顺序就够了(保证i/o调度器不打乱顺序)。较老的SCSI控制器/磁盘驱动器和IDE驱动器属于这类设备。


    2. 强制刷新数据到物理介质

          使用I/O barrier的原因主要是保护文件系统的完整性。意外掉电或者其他事件使得磁盘驱动器无法正常工作,将造成磁盘缓存中数据的丢失。所以,I/Obarrier需要保证i/o请求真正被顺序写入了非易失性介质上。
    这儿有四种情况:
          (1)无write-back缓冲,保证请求自身的顺序就足够了。
          (2)有write-back缓存但没有刷新缓存的操作。这种情况下,无法保证物理介质的写入顺序。这种类型的设备不能支持I/O barrier。
          (3)有write-back缓存,有刷新缓存的操作但无FUA(forced unit access),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两次缓存刷新操作:分别在barrier请求前后。
          (4)有write-back缓存,刷新缓存操作和FUA。这是,我们只需要一次刷新操作来确保barrier请求之前的请求被写入物理介质。而barrier请求之后的刷新操作可以省略。因为我们可以指定barrier请求为FUA写,这样确保了barrier请求自身能被真正地写入物理介质。从而避免了第二次刷新。


  • 相关阅读:
    JAVA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Pycharm新建模板默认添加作者时间等信息
    Handler机制(2)转载
    内部类学习
    设计模式-1依赖倒置原则示例
    正则表达式
    Service原理及例子
    Serializable接口
    设计模式之静态工厂模式
    Handler机制post方法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oungerchina/p/56244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