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从字符串常量起说内存分配

           char p[];char *p;char *p=new char[];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20;
    int main()
    {
        char p[]="hello world";      //correct
    
        //char *p2="hello world";
        //char *p=new char[n];        //correct
        //strcpy(p,p2);
    
        //char *p="hello world";      //error
    
        //char *p=new char[n];        //error  
        //p="hello world";
    
        int i=0,j=strlen(p)-1;
        while (i<j)
        {
            char temp=p[i];
            p[i]=p[j];
            p[j]=temp;
            i++;
            j--;
        }
        cout<<p;
    
    }

         c语言的字符串常量赋值是很多人犯的一个错误,上述程序是实现字符串的翻转,4种情况下,标明correct的是能够正确运行,标明error的是发生写入内存错误的。对此一一分析,

       1.char p[]="hello world";//correct 定义的是一个字符串数组,里面存的内容是hello world,可以对这一数组进行更改。它是在栈上分配内存的。

       2.char *p="hello world"; //error 定义的p这个指针指向字符串常量,字符串常量是位于静态存储区的,其内容是不能改变的。

       3.char *p=new char[n];p="hello world"; //error 在堆动态分配n个字符的内存,返回的是指向这一内存的指针p。但第二行的功能却是把这一指针指向了位于静态存储区的字符串常量。而不是把字符串常量复制到p所指的堆区。所以发生错误。

       4.char *p2="hello world"; char *p=new char[n]; strcpy(p,p2); //correct :定义的是p2这个指针指向字符串常量,字符串常量是位于静态存储区的,其内容是不能改变的,同时在堆动态分配n个字符的内存,返回的是指向这一内存的指针p。把p2的内容复制到p所指的堆区。这时可以对堆区的数据进行更改。

    总结一下内存的分配方式


    (1) 从静态存储区域分配。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例如全局变量,static变量。


    (2) 在栈上创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3) 从堆上分配,亦称动态内存分配。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多少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何时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动态内存的生存期由我们决定,使用非常灵活,但问题也最多。

    更加深入的分析,来源:http://blog.csdn.net/yahohi/article/details/7427724

    一、预备知识—程序的内存分配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
    例子:
    //main.cpp
    int a=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栈
       char s[]="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123456";   //123456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malloc(10);
       p2 = (char*)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123456");   //123456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向"123456"优化成一个

    地方。
    }
    二、堆和栈的理论知识


    2.1 申请方式
        stack:由系统自动分配。例如,声明在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int b;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heap: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中malloc函数如p1=(char*)malloc(10);在C++中用new运算符如p2=(char*)malloc(10);但是注意p1、p2本身是在栈中的。


    2.2  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2.3  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2.4  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2.5  堆和栈中的存储内容
        栈: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由程序员安排。

  • 相关阅读:
    html5对分辨率和设备的嗅探方法
    给前端苦手的同学们一点建议——前端之所以难学,可能的原因
    css3学习笔记
    关于viewport的一些问题
    js通过as完成socket通信
    【数学】数论常识
    AbstractFactory 模式
    State 模式
    Strategy 模式
    error LNK2001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wnminghuang/p/395183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