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低层次父母,喜欢不停地“讲道理”,而高层次父母,会做2件事

    低层次父母,喜欢不停地“讲道理”,而高层次父母,会做2件事

    布谷妈妈

    2021-11-28 20:36 · 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宝妈群里有人问:“给孩子讲道理,他不听怎么办?”

    这一问,有不少宝爸宝妈们纷纷表示认同:

    孩子一上街,就要买玩具,而且买的都是家里有的。跟他一遍遍讲道理,不但不听,还在地上撒泼打滚。

    跟孩子说了不要把水撒地上,地板滑会摔跤,他就是把你的话当耳边风。

    要孩子穿外套,不然天冷会生病。怎么说都不听。

    ......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一遍遍地告诉孩子道理,刚开始他可能还听一听,但后来,他要么不听,要么当做没听见。

    是孩子耳朵出现问题了吗?

    显然不是。

    不少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孩子不听,甚至抵触我们讲道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一:7/38/55定律

    心理学上有一个法则叫“麦拉宾法则”,也叫“7/38/55定律”。它讲的是,我们在和一个人交流时,对方感知到的信息:

    55%是通过看,比如我们的手势、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

    38%是通过听,比如我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速度、声音大小等;

    只有剩下的7%,才是纯粹说的具体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跟孩子讲道理时,他真正能听到的,只有7%。而剩下的93%,他是在看你的肢体语言和听你的语气语调。

    而如果我们的肢体语言和语调是愤怒的、吼叫的,孩子的大脑就会察觉到危机,此刻他脑海里会出现三种反应:攻击、逃跑、呆住。

    (可以参考我们跟伴侣吵架,即便你讲的是道理是事实,但伴侣要么不听,要么反击。)

    小一点的孩子,在听我们讲“道理”时,他可能是呆呆地看着你(呆住)。而懂得反抗的孩子,他可能会顶嘴(反击),或者装作听不见(逃跑)。

    孩子的大脑,接收到了你93%的身体语言,却恰恰没有收到你最想表达的那7%的内容。于是,你不得不一次次讲,一遍遍讲。

    然而,研究表明:重复的频率与说服的效果是呈“倒u曲线”。

    也就是说,过了恰当的次数,你说得越多,越唠叨,说服对方的效果就越差。

    二:孩子有他的道理

    除了我们在“讲道理”时,身体语言占比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6岁前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叫“三山”实验:工作人员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中间摆着几座假山。

    研究者问孩子看到了什么,孩子如实说。接着,研究者又问孩子工作人员看到了什么,孩子的回答,依然和前面的一样。

    皮亚杰用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幼儿期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世界,难以认识到他人的观点。

    也就是说,你不允许孩子把水洒在地上,因为在你看来,地板脏了很难清洗。但在孩子那里,他意识不到这个观点,他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而你阻止他,不让他玩,他难以理解,也就听不进你的道理。

    ●6岁以后的孩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自我中心”,但此时,他却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你的道理,是你的道理,他有他自己的道理。比如你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后没出息。”

    如果孩子不愿听,他就会反驳你:“我可以当明星、当网红,只要会唱会跳会打扮就行了。”又或者说:“我可以当专业游戏玩家,不需要努力读书。”

    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而且,他不喜欢被你的道理打败。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你会发现,孩子的“叛逆”来得越来越早。刚开始你的道理还管用,但慢慢的,孩子就把你的话当耳边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三:高层次父母善用方法

    你可能会说:“作为父母,难道就不跟孩子讲道理,不教他做人的准则了吗?”

    我们之所以跟孩子“讲道理”,是希望他能按正确的方法行事,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有良好的品德不走弯路。

    但其实,想要孩子做出好的行为,有很多种方法。而讲道理,却是下下策。我们可以试着做这两件事:

    ✔遵循准则

    不管在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中,我们想要维持好这段关系,都可以遵循一条准则:我希望你做出改变,是因为我希望你爱我,而不是因为你是错的。

    比如孩子把水洒了一地,你用道理教育他,其实就是告诉他:你这么做是错的。

    谁都不爱被指责和受打击,包括孩子。但如果你说:“你把水洒地上,等下我会滑倒的。而且我要拖地,我会很累,胳膊好疼。”

    孩子愿意改变,是因为他爱你,而不是因为他错了。

    ✔还有就是:夸孩子。

    人人都不爱被指责、挑错,但人人都爱被赞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他希望被父母认可,被父母接纳,被父母赞扬。

    当然,我们所说的“夸”,不是无根据地夸,瞎夸乱夸(比如“你真好”“你真棒”这类建议少用),那会让孩子过分依赖表扬。

    我们夸孩子,得有技巧。

    有一个夸赞模型是:FFC模型——fact事实、feeling感觉、compare比较。

    比如孩子不爱做家务,自己的东西也不收拾,你说了无数遍都不改。那么,你不妨放弃唠叨,收起脾气,仔细观察。

    观察什么?

    观察孩子在这一方面的优点。哪怕他只是把纸屑扔进了垃圾桶,你也抓住机会夸:

    事实(fact):我都没提醒你就把纸扔进垃圾桶了。

    感觉(feeling):这让我很欣慰,而且看到地面保持干净,我真的很开心。

    比较(compare):你看你扔得多准,比以往都准呢(和他自己比)。

    相信我,这些话语会让你的孩子慢慢改变,做出更多符合你期待的行为。这种方法,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适用。

    比如孩子做作业拖拉,那他总有拖拉的时候吧?或者即便拖拉,他的作业里总有做得好的部分吧?哪怕是一个字,或者他某一刻的态度,我们都可以用赞扬的方式激励他朝好的方向前进。

    《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话: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责备使人退缩,鼓励使人前进。抛去“讲道理”,从孩子身上发现亮点,找出优点,每天拼命夸他、鼓励他。

    低层次的父母喜欢不停地讲道理。而高层次父母,会做好这2件事,你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好啦,关于“讲道理”这个话题,布谷妈就聊到这。这个夸赞模型你学会了吗?快快用起来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交流育儿经验,分享心理知识,喜欢就关注吧~

    更多精彩推荐:

    宝宝大脑发育咋样,具体有哪些信号?心理学:从“手”就能看出来

    如果你有儿子,常允许他做这4件事,孩子会一天比一天优秀

    有种“热”叫孩子爱踢被子,其实不止热,娃有“苦衷”妈妈不知

    为人:谦逊、激情、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
    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态度: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转载请标注出处!
  • 相关阅读:
    Codeforces467C George and Job
    Codeforces205E Little Elephant and Furik and RubikLittle Elephant and Furik and Rubik
    Codeforce205C Little Elephant and Interval
    51nod1829 函数
    51nod1574 排列转换
    nowcoder35B 小AA的数列
    Codeforce893E Counting Arrays
    gym101612 Consonant Fencity
    CodeForces559C Gerald and Giant Chess
    CodeForces456D A Lot of Game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os9/p/1563474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